说也是高中毕业生,在这里面已经是高学历的了,我当初也是高中毕业后进师范学校继续读书的。”
邓允珠知道二表嫂跟她说这个,也是一番好意,她虽然没有兴趣,但也没有直接拒绝,只是点头道:“行,我记住了,等我毕业了再说,如果到时我爸对我没有其他安排的话,我再考虑要不要到师范去继续读书。”
梁雨晴微笑道:“其实当老师也挺好的,教小学生压力也不大,而且假期又多,一个暑假一个寒假不知道让多少人羡慕。”
邓允珠道:“老师的假期确实是最多的。”
在两人闲聊的时候,邓允衡也跟村民们聊上了。
之前的国庆大阅兵,村民们都在电视上看了,邓允衡跟其他同学拉横幅的举动让他收获了宝贵的几秒镜头,这样的经历不仅仅是他本人长脸,就连全村人甚至是全族人都跟着长脸。
吹牛逼这种事,不一定非得自己牛逼才能吹,如果你身边的亲戚朋友甚至是族人牛逼,你也可以拿出来吹。
现在村民们就是向邓允衡询问他参加国庆阅兵的一些细节,这样以后跟人聊起这事,村民们就可以大吹特吹了。
很快,卜大石等人就把饭菜做好了,这个时候村民们才意犹未尽的离开。
吃过一顿丰盛的饭菜后,卜大芳一家三口,还有卜大石夫妇,便带着舅舅给的年货一起坐弟弟卜中石的大货车离去。
……
腊月廿七,中午。
帮坝村。
邓昌雄一家人正在吃煎的木薯籺。
整个双旺境域这近百年来的饮食,一日三餐都是稀粥搭配芋头、番薯、木薯等杂粮来吃,一般都是早晚吃稀粥,中午吃杂粮。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晚上那最重要的一餐,很多人家已经开始吃饭了,但上午吃稀粥,中午吃杂粮,这个习惯却一直保持下来,一直到九十年代末才慢慢有了改变。
但后世改变的,也就是中午吃杂粮这一餐,上午吃稀粥仍然没有变,早就已经形成习惯了。
“爸,族头派人通知说今天的族会除了助学奖励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商量,你觉得是什么事情啊?是不是腾龙客运公司要发分红了?”问话的是邓昌雄的大儿子邓斯季,今年已经满十八岁了。
斯季妈闻言也瞬间精神起来了。
他们家在腾龙客运公司可是投了不少钱进去的,拥有的股份在族里是仅次于族头和鸡毛岭村的邓昌宝,自然是比较关注公司的分红问题,毕竟那可是不少钱呢!
去年春运期间,公司赚了四十多万,平均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