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逃逸

字:
关灯 护眼
史诗逃逸 > 重回1980去享福 > 第341章 邓允衡与何敏君的第一次见面

第341章 邓允衡与何敏君的第一次见面

这样的才是真正的优秀,可比我妈让我见的那些家伙优秀多了。”

赵菁道:“可惜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他自身确实够优秀了,但没有家世背景的帮助,光靠他个人奋斗的话,在处级乃至厅这个级别或许都能顺利升上去,但想要再往上升就难了。”

何敏君道:“能到厅这个级别已经很不错了,就拿我这些天见到的那些家伙来说吧,他们就算有家里的帮助,估计到厅这一级也到头了,想突破这个级别,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极为困难的事情。”

赵菁笑道:“确实是这样,打铁还需自身硬,自身才能不足的话,光靠家里硬推是很难跨过那道槛的。”

何敏君感慨道:“这就是我看不上他们的原因,一个个本事没多少,牛皮却一个吹得比一个响,好像省级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手拿把掐似的,完全不知道天高地厚。”

赵菁惊讶道:“敏君,没这么夸张吧?人家好歹也是大专生,会这么肤浅?”

何敏君道:“肤不肤浅我不知道,反正他们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这样的。”

赵菁想了想,说道:“也有可能是他们在你面前有点自卑,毕竟大家的家世背景都差不多,但你是重点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他们只是大专生而已,在学历上被你压了一头,他们当然想通过其他方式来体现他们的优秀。”

何敏君道:“或许吧,反正不管他们是什么心思,学历比我差的想跟我在一起,那是谈都不用谈。”

“婚姻是一辈子的事,如果没得选也就算了,有得选的话,找到让自己满意的对象是最好的。”

“反正我又不急着出嫁,慢慢找呗!”

……

在博白,素有捐资办学的优良传统。

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举人李龙騆捐田29.2亩作学田,兴办义学。

环玉书院是知县南宫秀带头捐献俸银、国学生朱景博捐献地基兴建起来的。嘉庆八年(1803年),知县颜樾在众乡绅支持下,将书院移建于城北。

民国时期,县内许多学校也是靠民众捐资兴办的。

40年代,县立凤山初级中学筹建,附近民众踊跃捐田作学校基金,捐田租达816石。

50至70年代,因为一些特殊原因,集资建校,群众办学工作曾一度被忽视。

直到进入80年代,县内集资那样的工作才重新得到重视,从去年的下半年开始,社会的各界人士便开始踊跃捐款,为家乡的中小学建设添砖加瓦。

不得不说博白人在这方面还是非常团结的,就算是那些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