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逃逸

字:
关灯 护眼
史诗逃逸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86章 暂安处162号

第86章 暂安处162号

也不住啊。

真是的,无论怎样,既然住在这里,就算为自身着想,也得把卫生搞好呀。

皆是一帮小年轻。

暂未发现女同志。

“哎。”旁边,许大爷长叹口气。

本以为自家过去日子恓惶,跟这些孩子一比,那都算幸福,高低有个窝。

这一叹,叹得李建昆也特感慨。

城市住房问题,随着人口日益增多,形势越发严峻。

否则也不会提出房改。

要知道,国家刚建立那会,咱们面对的是怎样一个烂摊子,北平还在,已是万幸。

大量房屋损毁于战火,存余极其有限,不少人流离失所。

50年代,为使人人都住得起房,不得不启动房屋公有化,建立房地产公司,集体管控房屋,抑制租金。

饶是现在,在京城租房也是真便宜。

大抵就是人均每月块把钱。

谁都消费得起。

京城这年头,有相当一部分家庭,都是租房住。

但如今的问题是:

公有房总量的增加,远不及人口成倍增长,房地产公司已经没有余房。

离开院子后,许大爷递过来一张纸条,道:“小李师傅,人留的地址。”

李建昆接过一瞅,在海淀小镇,正好,他得先去趟房管局。

房屋性质必须确认清楚,否则问题就搞大了。

当年许多私房转公房,即便手头攥着房契,现阶段,没鸟用!

似乎是在85年,才启动过一次返还,为期两年。

两年内仍没拿房契来申请……嘿嘿。

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新闻,啥背景忘了,民国时家族在京城拥有一百多间房。

战火年代,举家颠了,五十年后,后人拿着一摞房契,回来要房。

律师说,不好意思,废纸一摞。

啧啧,百多间首都房产嘞,得是多少个零?

告别许大爷,李建昆颠了。

一路驰骋,来到海淀小镇,路上捎了五斤刚上市的青皮橘子。

直奔房管局。

“哟,小同志,忒客气!”

“应该的应该的,大家为人民事业劳心费力,吃点橘子不打紧。”

这话说的,不吃都不合适,人民群众的一片热心哪!

查个房屋性质,小事,记事簿哗哗哗翻开。

有了!

暂安处,162号,房屋九间,性质:私有。

铁坨!

李建昆眉笑颜开,当年据说有个政策,人丁兴旺的家族,可以保留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