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你去国外好好搞,等将来我读到没学校要我时,我去跟你混呀。”
李建昆劝阻,这年头啥资源都紧张,各家各户备的鞭炮没几挂,主要供敬祖先时用。
李建昆哭笑不得,“我只是刚有计划,想要运行稳当,细节方面还得完善,你给我几天时间,等我起草个方案。”
财帛乱人心!
看问题还是得看透本质,现在的清溪甸穷苦人家,人人都憋着一股干劲,他们愿意冒极大的风险,来获取更多的财富,以此恶补贫穷。
这种模式,有些类似本地古早年间风靡的呈会,但它比呈会规模更大,受益更广,更加纯粹。
李建昆双手捧着搪瓷缸,一边暖着手,一边拉家常般地说:“大人去不提,问题是很多孩子也起了心思,这不对。我这几天好好想了想,咱们这里的人不缺闯劲、干劲,之所以还这么穷,主要原因是没机会。”
贵义老汉笑歪嘴,“我巴不得现在就开!”
贵义老汉点点头,长叹口气道:“既然打定主意豁出去,随他们去吧,总比待在家里望着荒山黄土发呆好。”
“大伯,现在大队好多人家,准备把孩子送去国外打工,这事你知道吧。”
新年如期而至。
为什么要背井离乡?
“也不用这么急。”李建昆打断道,明天三天年都没过。
他顿了顿,道:“我有个想法,弄个大队发展基金。”
“别人没有,你来得放。”
国外挣外汇,薪水更高。他们在本地没有这样的机会。
如果……给他们创造致富的机会呢?——
初二这天,李建昆起早去拜年,大伯家。
他无法不心悸,感觉心里堵得慌。
“桃你念完明年真不念了?”
三代同堂的欢乐氛围中,不经意间,李建昆总会流露出沉思之色。
听到动静,贵义老汉捧着饭碗出屋,过年伙食当然有所改善,早饭吃的是汤年糕,里头搁两块咸带鱼、几只虾干,晨风一吹,老远能闻到鲜香。
啪啪啪啪啪!
不多会,李建昆被招待在堂屋坐下,大妈端来一杯放红枣的水,还摸着他额头碎碎念几句,大抵是保平安之类的经文,庙里学来的,她信佛。
清溪甸又有多少人家,多少孩子,现在生出这样的想法?
好事还怕赶早吗?
他考虑了很多,从最初的如何避免孩子们辍学;深入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李建昆解释道:“简单点来说,我家先拿出一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