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莫能揣测出他的心理:
不说,遭殃的只是他一个。他和旁边变成植物人的老三的家人,会有人照顾,该他们得到的钱一分不会少,甚至会比想象中照顾得更好,得到的钱更多,因为他等于手握希伯来的把柄。
说了,即使他的家人在自己的帮助下,得以暂时逃脱,但他的歹徒兄弟和他们的家人,恐怕难以幸免。
他反正要蹲号子,无非时间长短的问题,综合考虑之下,他选择多蹲些年。
最后一个契机,破灭了。
看着李建昆一言不发走向房门,阿祖上前拉住他说:“你也不必太急,这家伙的身份我们已经掌握,正在紧急排查他的人际关系,有你们提供的关于歹徒身形和声音等方面的线索,相信很快会有结果。”
安慰话不错,但李建昆不抱太大希望。
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既然歹徒老四是这种性格,另几名歹徒估计大差不差。
抓住又如何?
他们为确保家人的安全,大概率也会做出与歹徒老四相同的选择。
李建昆继续踱步,啪地一声带上房门,任何人都能看出一股无法抑制的怒火在他周身腾跃,他现在心头只有两个字——
复仇!
两辈子没被人用枪抵过脑袋,也从未遭受这么大的经济损失。
这一切,必须有人来买单!
他说过,太古没有存在的必要。他会兑现承诺。至少在港城。
太古是一个环球的金融财团,总部位于伦敦,一百多年前做小贸易落魄的施怀雅家族的先祖,不惜远渡重洋来到内地,依靠彼时势力庞大的日不落帝国与腐朽的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从航运业起家,一步一步发展起来。
期间的内地战乱和四十年代泥轰攻占港城,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否则以清末时这个家族在内地每年狂赚150万英镑的敛财速度,现在估计已是世界级的顶级财团。
二战结束后,太古卷土重来,在鹰国本土、大漂亮国、澳国都有投资,不过施怀雅家族尤其擅长赚华人的钱,他们的业务重心还是在港城。当然,如果未来历史不发生改变的话,他们也会重返大陆。
诸如太古城、太古汇和太古里这些名头和场所,后世的国人不会陌生。
太古的产业在港城无疑可以称作一个集团,涉及航运、航空、房地产、制、金融、贸易和饮料装瓶等多重领域,而施怀雅家族在港的所有业务,全由一家公司持有——
太古洋行有限公司。
在港股的编号非常靠前。它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