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
“闭嘴!干就玩了,你现在这个鸟样,我看死你,创什么业都不会成功。”
蹭!
这话说的,孙震义挺斯文的一个人,也弄得邪火直冲天灵盖。
继续就继续,出钱的都不怕,他光脚的怕个毛啊。
……
……
这一回,孙震义格外慎重,没有贸然行动。
一个人把自己关在租住的公寓里,苦思冥想了好几天。
他认为,以往失败的经验,一样很宝贵,先不提金钱和时间,那都是心血换来的惨痛教训,可以避免他重蹈覆辙。
所以,稳妥起见,他不得打算冒险涉足一个新行业。
软件是决计不能搞了,时间点不对。
他仍然打算创办杂志。
这次,他干脆抛开了计算机领域,乃至于电子领域,瞄中了只要是个人、都会干的事——购物。
“出关”后,孙震义又做了几天的市场调研。
民众们在日元逐渐增值的过程中,购物的欲望愈发强烈,几乎每家商场内都人满为患。
他还特地跑到西友百货一号店里,泡了一整天,观察人们的购物行为。
他发现,在这个商品更新日益加快的年代,人们往往对某种新商品缺乏足够的了解,甚至不知道它是做什么的,想找商超的服务人员咨询吧,往往服务人员太少,很难顾及到每一位顾客。
这和孙震义设想到的情形,如出一辙。
他打算创办一本购物指南杂志。
和各大商超合作,把他们近期要上新的主要产品,整合到一本周刊杂志上,包含这些商品的价格、功能、材质、构造、特点等等。
让消费者看过他的杂志后,便心中有数,想卖某件商品,直奔商品所属的商场即可。
这样一来,除了售卖杂志的收益外,他还会多出一项营收——
等日后杂志做起来,向各大商场收取广告费。
一个生意,赚两份钱。
商业企划做出来后,孙震义又试着从各个角度去挑刺,想要找出失败的可能。
没有。
完全找不出。
这份杂志及人们所需,面对的客户是每一个会购物的人,客户群体涵盖了日苯所有家庭,和所有识字的人。
怎么可能不大卖?
万事俱备后,孙震义拿着几经易稿的商业企划书,来到银行,找到了李建昆。
还是前几次的那间办公室里,李建昆从他手上接过企划书,上下瞅瞅他:
“你又有信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