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
从他们捐献的钱中,拿出极小一部分,给他们置二亩地,如果有手艺,比如医生,给他开个诊所,又能源源不断地制造出财富了。
信徒们还会感恩戴德。
然后接着奉献……
更重要的是。
想想看,在那种圈养起来的环境中,在那样的家庭氛围下诞生的孩子,会具备一种怎样的思想?
那是最好的新鲜血液。
最忠诚的教会斗士!
世代奴役,世代剥削。
坏到没有词来形容了!
李建昆从金昌源的话中捕捉到一个名词,脸上带着抹古怪表情问:“亚速海?”
“是啊,东欧地广人稀,物产丰富。”
金昌源目露向往道:“你或许有所不知,亚速海周边,风景无比秀美,好像人间的伊甸园。”
他身旁,另一人补充道:“而且主说,那里不久的将来,将迎来巨变。”
文献名这个老神棍,还有其他谋划呀,李建昆心想。
看出苏联会大变天,倒不足为奇,一九八八年,苏联已风雨飘扬,内部裂痕巨大,巴尔戈乔夫已公开宣布,苏联将放弃勃列日涅夫主义,减少对东欧国家内政的干涉。
再说,大漂亮国始终在不遗余力地促成苏联解体。
而文献名和大漂亮国的许多政坛人物交好。
他是《华盛顿时报》背后的实际控制者。
李建昆笑呵呵问:“你们往亚速海周边,调去了很多人?”
金昌源怔了怔,不明白他为什么对这个感兴趣,不过还是回话道:“数万人。”
那还真不少。
而且都是最狂热最憨批的信徒。
只怕文献名让他们去死,多半人都不会犹豫。
那如果,这数万人突然意识到,他们被文献名忽悠瘸了呢?
啧啧。
到时泼天的愤怒,想想都可怕。
李建昆嘴角勾起一抹弧度,具体怎么对付文献名的计划,他还没有盘算好,竟意料之外的先想到了最后一步——
将军!
亚速海,一九八八年,可要发生一件大事啊。
他之前不是在思索计划吗。
考虑到想让更多的通一教教徒,相信他的话,肯定还要准备几手“神迹”。
于是李建昆便努力回忆,一九八八年尚未发生的、可以拿来当作神迹的事。
想起不少。
不过,既然通一教有数万教徒,现在在亚速海周边,那么没有比这个更管用的了。
这个“神迹”一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