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
一万余铁骑大军,抵挡匈奴两三日,已经让他们足够惊叹其血性。
如今一日日过去,谁都不敢保证,铁骑大军尚能抵挡多久。
万一就在下一刻,或者一个时辰后,就传来匈奴与月氏的人马,抵达阴山隘口的消息,到时候面对那些游牧部落的十五万人马,别说百姓走不了多远,就是他们撤回榆中死守的机会都没有。
正堂内。
胡进听着麾下都尉、校尉的话,额头满是汗水,目光满是犹豫。
是弃守各处隘口,保全榆中、高奴的百姓,还是冒险死守隘口,保护所有百姓全部撤离?
烛灯下,很是安静!
眼下别说胡进,就是一旁的李平燕,喉结都动了动,不敢草率开口,眼下任何一个命令,都关乎无数百姓存亡。
若是有个闪失,他与胡进,就是活过这一劫,也难辞其咎。
“传……”
正当胡进下定决心,准备下令的时候。
“大人!”
“大人醒了!”
突然间,正堂内传来侍女与下人的惊呼声。
胡进、李平燕,以及所有都尉、校尉转头望去,随后就看到一直躺在正堂内,额头敷着布巾的杨宪,已经恍恍惚惚的睁开眼。
胡进与李平燕见状,心中松口气,毕竟他们二人,一人身为郡尉,负责统领一郡兵马,另一人乃是监御史,观一郡官员秦吏过失。
在百姓去留的抉择上,身为郡守的杨宪,才是主要负责的官员。
“杨大人!”
胡进与李平燕互相对视一眼,上前看望杨宪一番。
“胡将军,李大人!”
杨宪开口呢喃,随后在下人的搀扶下缓缓起身。
看着如同大病一般,面色虚弱、惊慌的杨宪,别说胡进与李平燕。
就是正堂下方那十余名校尉、都尉,全都心里感叹。
当初白衍上书榆中,并且亲自跑来榆中求见,杨宪起初决策本无过错。
然而不该的是,杨宪先是见白衍年少,言语轻视,而后更是美酒佳肴宴请唐秉、崔广,不顾白衍奔波之疲,让其独自站在院子中,苦等两个多时辰而不见。
若是换做其他人,杨宪身为朝中老臣,一郡之守,更是年长老者,说教郡下一名年纪轻轻的城守,很正常,谁也不会说什么。
然而眼下匈奴与月氏十五万兵马南下。
此前被杨宪冷嘲热讽,并且独自站在院内的白衍,如今正在率领铁骑大军与匈奴、月氏血战。
想到这里,对比当初杨宪美酒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