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经拿回燕丹的人头,并且为秦国威慑天下,但李信还是能隐约的感觉到,白衍在嬴政的心里,始终都要比他高出很多,对此李信有些不明白,难道真的如传言那般,是因为上次燕使刺杀的事情?
落日下。
咸阳城内,白衍在秦绥等铁鹰锐士的护送下,来到王宫大门。
走下马车后,白衍缓缓来到宫门前,对着看守宫门的将领辑礼,告知求见嬴政,在得知嬴政知道他一路奔波,让他先回去休息后,白衍有些意外,却也没有拒绝。
白衍也想早些去胡府!
况且,一路上楚国的事情还没有写到竹简上,眼下白衍也的确需要整了整理,滤清后,才能把此次去楚国的收获,交给嬴政。
站在宫门前,白衍对着王宫内的方向,满是感激的打礼,待礼毕后,起身方才转过头离去。
司马兴、白裕、胡进等人,此刻都在胡府。
第四百九十七章:白裕、胡进的错愕,震惊。
黄昏下的胡府,白绫依旧挂在屋檐下,守在大门处的仆从也依旧穿戴白衣。
秦国的风俗习性与中原稍有不同,在春秋时期,盛行孔子所制之礼,故曰: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日而葬。
而到战国时期,随着周王室的消失,葬礼也逐渐偏于盛行‘厚葬’。
“王公大人有丧者,曰棺椁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文绣必繁,丘陇必巨。存乎匹夫贱人死者,殆竭家室。存乎诸侯死者,虚库府,然后金玉珠玑比乎身,纶组节约,车马藏乎圹,又必多为屋幕、鼎鼓、几梴、壶滥、戈剑、羽旄、齿革,寝而埋之,满意。若殉从,曰天子诸侯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大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
一句话,便描绘出厚葬开始盛行在诸侯之间,并且慢慢发展,波及天下所有诸侯国内的士族。
而在秦国,幸好在秦献公时期,秦献公彻底废除活人殉葬,这才没有让活殉流传下来,不过虽然没有活殉,但这也导致士族之间因为没有活人殉葬,故而只能从厚葬中的陪葬品方面下手,这也导致陪葬品比之前更为看重。
胡全生前乃是秦国上卿,病逝之后,嬴政又亲自下令厚葬,故此,挖掘陵墓以及陪葬器物之事,尚未准备妥当。
胡老的棺椁等待如此之久,在世人眼里,并无半分不妥,反而随着准备的时间越久,世人越是能体会到胡全下葬之隆重,规模之大,这是很多名门望族都渴望而不得的事情,毕竟除去财力外,想要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