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嗓子口跳出?的心脏,从监考者?手中?接过考卷。
考卷题目只有两道,一道问?如何监察百官,一道问?如何治黄河。
来自儒学?之乡、将儒家经典背得?滚瓜烂熟的青年们看到题目的瞬间直接傻眼。
这是他们从未接触过的内容!
好在来自其他地?方的青年们也大?多没有考虑过这类问?题,一个个盯着考卷抓耳挠腮,想了很久才拿起毛笔,在考卷的空白处写下第一行字。
……
考生们在考场抓耳挠腮、度日如年的同时,考场外,得?知考题内容的朝臣们也是议论纷纷。
“陛下把考题设计得?这么难,万一选不出?合适的人才可怎么办?”
“陛下用人向来宁缺毋滥,若是这些人不能解决陛下的烦恼,陛下自然一个也不录用。”
“话?说?回?来,治理黄河这种?事情?,即便是大?禹再世也未必能解决!陛下又何苦为难这群来自郡县的年轻人?”
有人更现场断言:“谁能在答卷中?写出?有效治理黄河的手段,将来必定封万户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