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大多是陪衬,哪里有半点儿抗拒曹操的胆量,终于盼到这场唇枪舌战的朝会结束了,赶紧起身辞驾,似一群老兔子般仓皇而去。孔融与郗虑木然对视良久,各自挤出一丝冷笑,随着朝班也退了。荀彧知天子一肚子委屈,今日先是失态大笑,又要单独留曹操,实在是对他们君臣不放心,不声不响也留下了。曹操倏然觉得这气氛有些诡异,跪倒在丹墀道:“不知陛下留老臣还有何吩咐。”
刘协呆呆地看着他,心不在焉道:“荀令君退下。”荀彧不禁皱眉,但王者有命臣子不得不尊,与曹操对视一眼,也缓缓退了下去。
刘协又指指当殿伺候的黄门官、虎贲士:“你们也退下吧。”这些人虽然为天子近侍,却是曹操选拔的乡人,猛然听到天子的这般安排竟不
知该去该留,瞪着两眼瞅曹操,见他微微点头,这才窸窸窣窣退下。
清冷大殿上只剩下君臣二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许久未发一言。不知为什么,曹操渐渐感觉这气氛沉寂得令人窒息,特别是隔着王冠珠帘观察不到天子丝毫神色,忍不住开口:“陛下留老臣所为何事?”
刘协闻言不答,又呆坐了好一会儿,忽然亲手摘下了皇帝的冕旒冠。大臣是不能轻易仰视天子的面目的,曹操也不敢破这个规矩,连忙低下头去,却听他道:“曹公,你抬头来看看朕。”
曹操觉他这话冷得像冰一样,连忙请罪:“臣不敢仰面视君。”
“不敢……”刘协似乎笑了一声,“朕恕你无罪,你只管抬头看看朕吧……”
天不怕地不怕的曹操这会儿竟微微颤抖起来。明知这个天子毫无实权,可还是忍不住畏惧他的一言一行——这就是皇权的威慑,也是一个臣子的道德底线。
曹操颤颤巍巍抬起头来,轻轻扫了一眼这青年皇帝,赶紧又低了下去——刘协面庞白净清癯,相貌颇为英俊。而与之不协调的是,他眉梢眼角间多了几分优柔惆怅,那双又圆又大的眸子似乎已没有一丝光泽,宛如干枯的古井;尤其令人不忍目睹的是这个二十四岁的年轻人,鬓边竟已有了几缕白发!
刘协的表情既非愤怒也非幽怨。他曾将眼前这个权臣恨入骨髓,意欲杀之而后快,也曾经因董贵人之死悲痛欲绝肝肠寸断……但到了现在,已经都麻木了,天下人已不再记得他这个皇帝了,满朝文武唯曹操之命是听。他早就没了期望和痛苦,所剩的只有茫然的现实:“曹公有多久没来见寡人了?”
这个问题曹操答不出来,他真的记不起自己有多久没有面见天子了。整日南征北战劳碌奔忙,耳边所闻多是歌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