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越远,赶紧打断道:“唉!丞相太过自谦,您祖上乃开国名相曹参,谁人不知哪个不晓?若非祖宗神灵佑护,您怎么能再登相位驰骋四方,与我们这些人为敌呢?”
原以为这句一出口就能把话题引回来,哪知适得其反,曹操越发详细起来:“你有所不知,虽是曹参之后,支系却有些远。原本倒是泗水沛县之人,但我的七世祖率族西迁,迁到……”刚才还是三十年前的事,这下子聊出好几百年,韩遂也不敢再随便搭茬了。
曹操兴致还挺高,从家世说到籍贯,从籍贯说到幼年之事,从幼年之事说到举孝廉,绕了一大圈才回来。接着又述说自己怎么破的黄巾,怎么在青州为官,怎么隐居读书,怎么回朝廷当典军校尉,怎么辅佐大将军何进辅保少帝登基。他指天画地口若悬河,韩遂渐渐也听进去了——毕竟是有岁数的人,本来就念旧,曹操说的这些韩遂也曾亲身经历,因而感触颇多。
许褚拄着长矛陪在一旁,他知道曹操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见丞相把韩遂说得蹙眉凝思一脸专注,想笑又不敢笑,咬着嘴唇忍着。那边阎行心里着急,两军阵前不谈军务却聊家常,后面众将离着老远瞪眼瞅着,这算怎么回事啊?可他毕竟是个部将,不好随便插口,只能耐着性子听,曹操说到兖州举事,讨董卓,破袁术,灭吕布,败袁绍,定乌丸……叨叨念念半个时辰,阎行总算有了盼头,心说定乌丸之后便是下荆州,赤壁之战败与孙权,接下来就说到现今战事了,这还能有错吗?
哪知曹操说到赤壁戛然而止,继而仰天长叹:“老夫原以为天下一统近在咫尺,不想被小敌所破。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未知这四海何时能靖,大汉江山何日才能复兴!”
韩遂见他这般怆然也不禁动容,随口劝慰道:“我听人言,丞相所作《短歌行》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之语,足见丞相也是豪性之人。您虽多经坎坷,但毕竟已成我大汉一代名相,是非功过任凭世人去说,又何必在意?”说到此不知触了哪根心弦,苦笑嗟叹道,“可我这等碌碌之辈呢?此生已难免恶名,这世道逼人啊!”
曹操见他话匣子要开,岂能错过?忙趁机相问:“想来令尊乃孝廉之身,将军您也是西州名士,怎会跟从羌人反叛?老夫诚不可解。”
“孝廉名士?”韩遂一阵惨笑,“中州有孝廉名士,我们偏僻之地哪讲究这些?只要非匠、非巫、非医、非商就算良家子弟。即便当了官,户籍一辈子不准内迁,生下来就比你们低一等。”
“羌人为祸西疆百年之久,不得不防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