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石同学,住在32楼,有一天图书馆晚自修回去,被十来个北京大汉堵在宿舍里,那帮人带了匕首、砍刀、钢筋、板砖,说特地来找他板砖破少林。”
斯江和景生都觉得匪夷所思,北大宿舍被十几个流氓带着利器冲进去,又可怕但又莫名好笑是怎么回事。
善让实在忍不住笑意:“还好石同学临危不乱,一开始冒充别人套了几句话,原来有人在三角地和他们中的一位撞自行车了,还打了他一拳头,报了石同学北大武术协会会长的名头,人家就上门寻仇了。”
斯江笑得不行:“后来呢?”
“化干戈为玉帛了呗,他们把石同学放在宿舍里练武的十八班兵器都从树林旮旯里找出来还给了他,原来他们在楼下还有十几个打手呢。”善让也笑得不行,这个逸闻在北大也是排在前几名的了。
斯江想起自己在颐和园里对着景生大放厥词,点评北京人不够血性,当时景生只笑笑不说话,说不定他当时就在心里笑话她了。她顿时臊红了脸,当着善让的面就收回了自己的评论,一边说,一边拿眼觑了景生好几回。
景生却悠悠地说:“你也没说错什么,历史课本不都写了吗?清兵进京只花了三天,一万多八国联军两天就打进了号称有十五万正规清兵的北京城,娘子关他们反而打了五个多月死了三千多人。哦,还有日本鬼子两天就占领了北平和天津,打四行仓库八百壮士花了四天四夜。”
善让哈哈大笑起来:“为什么景生你一个理工科搬出史料来这么头头是道?”
“阿哥历史会考是满分!”斯江笑盈盈地说,心里却熨帖极了,甜滋滋的。
景生脸上一红,嘴上却说:“兵器杂志上面经常有对战分析,古今中外冷兵器热兵器的战争都有。”
善让叹道:“每个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发生的,有很多胜败因素,不能用群体行为作为标准去衡量个体,也不能用个体行为去取代群体行为。历史讲究fact,但很多历史学家记录的历史是带有自己的opinion的,不同的国家记录的历史也都是利于本国的,由统治阶级书写的历史就会有利于统治阶级。所以我们宁可研究经济,相对而言比政治历史法律什么的可简单多了。”
“啊,舅妈,你现在就是站在你的角度阐述了一个我听起来就觉得不可思议的观点!”斯江睁圆了眼:“经济、医学、理工什么的,绝对比我们文科难得多——好吧,这也是我的个人偏见——!”
“傲慢与偏见无所不在。”善让和斯江异口同声地说完,三个人都笑了。
这一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