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笑着雪雪喊疼。
“侬勿吃力啊?”
“越做精神越好,太久不运动了。运动就是最好的休息,晓得伐?”
斯江笑得满脸绯红:“那你们运动员们到底是一直在运动还是一直休息?搞勿好了哦。”
和斯江扯了这么几句有的没的,景生心里才安定下来。
“刚刚有点怕。”
“怕撒?”
“最近太顺利了,有点做梦一样的感觉,怕眼睛一睁,醒了,”景生笑了笑,“前年刚从北京回来,也经常有这种感觉,咦,囡囡也欢喜吾?噶巧额伐?真额伐?”
斯江摸了摸他膝盖上的草席纹路印子,指甲掐了下去:“痛伐?”
“有点。”
“醒了伐?”
“醒了。”景生闷声笑,把她又搂得紧了点。
“顾景生,吾欢喜侬,听到了伐?”
“再港一遍。”
“顾景生,吾欢喜侬,欢喜得勿得了。”
“再港一遍。”
景生把耳朵凑近斯江的唇。她的一呼一吸,格外清晰,呼气是热的,吸气是凉的。
“顾景生——”
斯江到底没能逃过一劫,运动员倒是劳逸结合了,她累得半死,早上闹钟响了半天都没醒,还是斯南把她摇醒的。
——
顾东文一行从昆明包了辆面包车一路往滇南走。
他们在普洱停了一周。北武见到了布朗先生介绍的雀巢咖啡普洱收购站的负责人李彼得。李彼得来普洱已经快两年了,说是说收购站,其实没有咖啡能收,但他带来了一个美国的技术团队指导咖农种咖啡。
云南的咖啡有点历史。五十年代初苏联人因为被国际封锁吃不上咖啡,要求我国政府找个咖啡种植地,选中了云南,在保山、德宏、文山、版纳都开了咖啡的种植基地,足足四千公顷,开辟了咖啡新产业。后来中苏交恶,没人收咖啡,咖啡树自然十有九荒。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开始,才又有人关注到农家院子里和田边野生野长的咖啡树。
去年冷战结束,柏林墙倒塌,世界咖啡协议破裂,巴西退出。咖啡储量巨大,咖啡交易价格一路走低,低到了六十美分一磅以下,比起1977年的三百多美分一磅的价格简直是天差地别。但是比起五十年代两三分钱一公斤还是天价。雀巢咖啡是88年进驻普洱的,再过一年就能收上第一批本地咖啡。
普洱现在的咖啡有法国传教士百年之前带进云南的阿拉比卡豆,也有苏联专家带来的铁皮卡和波旁品种,但是问题也很多,虫害、青红挂果不均,红果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