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这种植物发芽期是4月上旬,展叶期5月初,生长期4月上旬至7月下旬,孕穗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抽穗期8月上旬到下旬,开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种子成熟期10月上旬,落叶期10月底以后。上海地区3月中、下旬从地下根茎长出芽,4-5月大量发生,9-10月开,11月结果……”
罗锐听得一阵头大:“赵主任,你直接说结果就行了。”
赵明是搞技术的,在日常工作中,当然是以精益求精为准则,对数据和实证特别敏感,不过现在的发现,并不是要用到法庭上的物证,而是确定一个时间范围。
当即,他总结道:“也就是说,我们推测转移尸体的时间,根据芦苇一年一生的生长情况,应该就在2000年左右。”
罗锐蹙眉道:“2000年?”
“还有啊,我们对采集回来的土壤,做了很详细的鉴定,要是尸体腐烂后,凶手挖开尸体转移,肯定会残留微末的生物痕迹,但是我们并没有任何发现。
也就是说,凶手在杀害第六名被害者孙英,他还没等尸体完全腐烂的情况下,转移了尸体,我推测时间应该是一到三天内,凶手回到了案发现场。”
罗锐颔首,之后又问道:“时间准确吗?当时应该是冬天,气温极低,尸体的腐烂程度应该有所延缓……”
赵明打断了他的话:“你错了,土壤是有热量的,而且埋尸地是向阳的位置,而且还靠近沼泽地,土壤不仅湿润,也受到太阳的照射,微生物很活跃,对尸体的分解速度很快。
尸体本身没有酸碱之分,但是,如果微生物腐蚀了尸体,分解有机物是会产生乳酸,使其带酸性,并发出酸腐的臭味,如此以来,土壤里就能检测出来。”
“我明白了。”罗锐心里涌起一阵悸动:“替我谢谢人家。”
赵明笑道:“人家也是跟我熬了一夜,这才得出的这个结论,希望能对这个案子有帮助。”
罗锐道:“那还真是幸苦了,随便问一句,你请的高人叫啥名?有机会的话,我做东,请他吃个饭。”
“那倒不必,人家很忙的,对了,他姓江……”
罗锐挑了挑眉,把玉米芯子的事情给赵明讲了一遍。
罗锐能听见对方敲击键盘的声音。
赵明道:“罗锐,这确实是一个疏漏,我会在再找那位植物学家帮帮忙,有情况我再和你讲。”
挂掉电话后,罗锐赶紧联系富康县的董建民。
孙英在2000年的1月22号深夜遇害,遇害当时,张小龙意外的看见了行凶场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