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报恩逻辑成为一种习俗和制度。
西方是一代一代接力往下养,不认为父母养孩子就是有恩,将来需要孩子回报,老了之后自己处理养老的事情。
这种区别与社会环境有关,我国的乡土社会没有现代福利制度,人老后没有儿女帮衬会活得很惨,西方是工业社会,人老后不指望孩子赡养,靠自己年轻时购买的养老金或社会福利制度赡养。
杨舒力和何筱芹的态度不是前者,他们不指望孩子回报什么,把他们养成才就行了。
黄敬蜀父亲在意涛涛的所属权,也不是说要涛涛将来担负起养老的责任,只是头脑中的观念已经成形,难以转变而已。
那就是传宗接代的观念,也是根深蒂固,也是黄敬蜀父亲一定要把涛涛抓在手里的根本原因。
从他的角度出发,没什么不对,孩子生养都是他们的事,姓杨的小子不过是那天晚上哆嗦了一下,凭什么就得这么大好处?
所以杨舒力一点不想跟他争,而且愿意满足他的这种需求,不然他会感到这辈子有很大一个缺憾。
有趣的是,这些年由于独生子女政策,宣传上也是强调不要孩子养老,政府会揽这一摊子事云云……
今年栋栋到国际幼儿园后,各方面变化很大,以前有点像他爸,性格有点偏内向,见人怯生生的,现在自信多了,各种爱好也多了,爷爷奶奶非常满意,说明当初交给何筱芹带是对的。
正是这种情况下,发现肚子里有了后,她不愿打下来,说是给栋栋做个伴也好,或是给自己生一个也好,反正事情就这样了,眼下的状况她是满意的。
杨舒力将来恋爱结婚,她可以退出,省得将来不好面对秦华玉,要对妮妮经济支持,她也不会拒绝,现在是拮据,将来养活两个孩子问题不大,加上弟弟何晓峰生意好像还可以。
“她知不知道我们在这里?”何筱芹问道。
“她没有问这些,只知道有这么个情况,放心吧,她和你一样,没有很强的占有欲。”杨舒力说道。
为了消除何筱芹顾虑,杨舒力提出,以后两人仅在锦华院别墅见面,在重庆则无须碰面,锦华院没有别人知道。
一番温存,两人都累了,搂着沉沉睡去。
杨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