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江一边的汉代城墙下,杨舒力给几位小朋友讲起“到了昭化不想爹妈”这句古谚。
公元前316年,秦国大将司马错——史学家司马迁的祖先,领兵伐蜀,在此处与蜀兵展开大战并取得胜利,史称葭萌大战,其后秦灭蜀,在此设葭萌县,号称巴蜀第一县。
秦灭蜀后,继续征伐六国,每破一国,迁其豪强贵族离开故土,远赴蜀国,以弱化六国实力。
但蜀道艰难,跋山涉水到达昭化后,这些人不想再走,争相贿赂地方官员,让他们就此落脚安家,所以叫“到了昭化不想爹妈”,就在这里生活下去了。
“来,跟我念一遍,到了昭化,不想爹妈。”杨舒力对几位小朋友说道。
“到了昭化,不想爹妈。”小朋友齐声念道,然后嘻嘻笑着。
“以后你们可能忘了昭化两个字,但后面四个字会记得的。”杨舒力说道,“现在你们还离不开爹妈,但到了人生的某个阶段,你们就会明白这句话的道理。”
在古城逛了一圈,天色暗下来,回到旅店,几个小孩又玩了一会,才上床睡觉。
杨舒力的房间和唐蕴雪的房间位置特殊,像是在一个套间里面,基本是门挨门。
几个小朋友早上从成都出发,爬剑门关,逛昭化古城,电早就放完了,充电七八个小时中途都不带醒的。妮妮睡了一会后,杨舒力到隔壁和唐蕴雪“商量明天的行程”。
小孩玩得愉快,大人也要尽兴,这样才能走持续发展的道路。
唐蕴雪说以前没注意昭化古城,没想到保存得这么好,比云南的那几个古城感觉好多了,很喜欢这个地方。
杨舒力解释说,昭化古城在古代是剑门关的前站,是必经之地,但进入现代后,屡次被现代交通如公路、铁路绕过,故而得以保存如今。
据说1935年修建川陕公路,原计划经古城至剑门关,但本地士绅认为修建公路要占用大量农田,还有部队过境的劳役之苦,扰民之烦,于是通过本地籍高层人士贿赂工程指挥部,要求改道。
工程指挥部同意改道,公路移至离古城十余公里外的宝轮镇,避开了古城。
两人“商谈”了两个小时,尽兴而归,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一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