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多就是华夏的碳纤维已经跟国际水平接轨了。
但如果不是那样子,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我们现在是在同步的开发im8和im10。”
“到目前的情况来看,进展还是比较顺利的,随时都有可能取得突破。”
“但是具体的时间我还给不出来,也许今年内,也许明年内,也许要再过几年,这些都是有可能的。”
“大卫,想必您也知道,新材料的开发,往往都是充满了不确定性。”
“我也很想知道具体的时间,但是我确实是给不出来。”
托马斯的这个答案虽然不是大卫想要听到的,但是听完之后,他倒也是心中有数。
南山碳纤维,不能放任它那样子发展下去了!
正常的竞争搞不定你,那就要考虑其他的方案出来了。
“托马斯,按照你们之前打听到的消息,华夏碳纤维市场上面,t600和t700的产品,基本上都是只有南山碳纤维在供应,是吧?”
大卫脑中快速的想着处理方案,一边确认着消息。
“没错,华夏的其他碳纤维企业,最多只能生产t400,这也是使用了南山碳纤维的技术的情况下。”
“所以短时间内,t400以上的高端产品,就只有南山碳纤维在生产,其他华夏厂家距离这个还有很大的差距。”
虽然有点搞不懂大卫想要干什么,但是托马斯还是快速的把自己把握到的消息给说了出来。
赫氏想要对付南山碳纤维,最终肯定是需要波音公司这些大客户的帮忙。
而要人家帮忙,你提供的消息肯定也要尽可能的准确。
“华夏人能够生产的材料,价格往往都很有竞争力,碳纤维应该也不例外吧?”
大卫这么一说,托马斯脸上稍微有点尴尬。
他有点不确定对方是什么意思。
难道要借着这个机会敲打一下自己?
不应该啊!
大家的关系那么好!
“它们的人工成本很低,并且工人的劳动时间很长,所以材料成本确实是要比我们低。”
虽然搞不清楚对方的真实目的,但是问题却是不好不回答。
“这么说来,南山碳纤维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应该也是很有竞争力的吧?”
大卫进一步的问了一个问题。
“是的,因为南山碳纤维的出现,我们已经丢掉了不少的客户,甚至东瀛国内都有个别厂家从南山碳纤维购买材料。”
都已经交流到这个份上了,托马斯干脆破罐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