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研究。
曹阳要想实现全产业链的国产化,要做的工作可是有很多。
甚至今年下半年的校园招聘,他想着是不是直接来一个2万人的大规模招聘呢。
“南山设备我就不多说了,集团各个事业部发展需要用到的设备,只要是外面找不到合适国产厂家购买的,都可以考虑自己去搞。”
“设备产业是最容易被人卡脖子的,一定不能掉以轻心。”
“该花的钱不用节省,各种新技术的研发和使用,也可以大胆的推进。”
产业发展越是到了高端的程度,对设备的要求就越高。
而这种设备,规模效应往往很低。
所以研发成本和售价都是比较高的,研发的风险也是比较大的。
毕竟不是每一个尝试最终都能形成产品。
而在研发的过程当中,单单生产各种样件,成本就非常的夸张。
举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汽车的例子来说明样件和量产件的差距。
一台20万的车,在早期研发生产试作车的时候,成本可以去到200万!
甚至如果你的试作车只要一辆两辆的话,那么这个成本直接可以去到1000万这个级别。
可想而知,搞研发是有多么的烧钱。
毕竟很多零件,你要生产出来就是一定需要用到模具的。
而模具这种投资,在没有产量支撑的情况下,全部都需要摊销到样件上,成本就很吓人了。
就比如一个小支架,模具投资10万块。
如果生产100万个零件,模具摊销费只要0.1元,零件本身的成本1块钱,最终卖个一块多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只生产这么一个小支架的话,售价低于10万,那就是一个亏本生意。
10万和一块多……
怎么比?
要不然怎么那么多的华夏企业都不太愿意大手笔的搞研发?
无他!
太烧钱而已!
关键是烧钱了还不一定有产出!
这么一来,大家的积极性自然就不高了。
但是曹阳不担心,他知道大的发展方向,疯狂花钱会迎来火箭式的发展,最终带来丰厚的回报。
这是其他企业不具备的优势。
“除此之外,南山电池和荣耀手机是比较特别的存在。”
“南山电池我就不多说了,这个月跟林总也聊了好多次,按照规划发展就是了。”
“但是荣耀手机方面,新产品的研发要跟上,每年换一代产品,这个节奏是绝对不能落后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