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很难得到各路股东的支持。”
约瑟夫作为欧洲航天局技术中心的主任,对于行业发展情况自然是非常关注的。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官宣自己成功发射了第一颗星链卫星,他就立马找到了局长韦尔纳,商量着今后的发展方针。
欧洲宇航局的组织架构比较特别,股东更是比较特别。
或者说用股东这种企业形态的词语来形容都是不大贴切的,毕竟它们算是欧盟旗下的一个机构。
各个成员国出资来支持它们的发展,希望通过这些努力来跟美利坚和北极熊抗衡。
这种机制下面,其实注定了欧洲航天局的工作效率是比较低的。
再加上一些优秀的人才都被美利坚那边给吸引走了,它们自己想要搞出点新东西出来,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星链这种东西,虽然大家都知道很重要,很关键,但是你要是搞不定它,说什么都没有用。
“如果我们现在重新考虑星链方案,那就意味着要放弃星链计划了。”
“毕竟越到后面,我们的差距就越大。”
韦尔纳听了约瑟夫的话,倒也没有勃然大怒,而是颇为认真的跟他交流了起来。
毕竟现在是什么局面,他也是比较清楚的。
“或者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请启明星科技来帮助我们发射卫星?”
“不去纠结火箭技术,单纯的研发星链卫星的话,其实难度就降低了很多了。”
约瑟夫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提议。
过去那么多年,欧洲航天局跟nasa合作过,跟北极熊也合作过。
现在开始跟华夏那边合作,似乎也不是不可以啊。
“我们的星链注定是会跟启明星科技的星链形成竞争关系,他们能否愿意帮助我们发射卫星?”
韦尔纳提到了一个许多人都会纠结的问题。
这就相当于奔驰汽车去找宝马汽车帮助自己生产发动机或者其他重要的零件。
一般情况下,大家都觉得这个方案是不大合适的。
“启明星科技是华夏的一家民营科技企业,华夏的相关政策民营企业进入到航空航天领域里头,为的就是推动航空航天产业的市场化发展。”
“对于启明星科技来说,它们肯定也是希望尽可能多的获得一些其他公司的商业订单,而不是全部依靠公司内部自己的发展计划来发射卫星。”
“当然了,它们给内部发射火箭的成本跟对外商业合作的肯定会有差别。”
“但是只要它们的报价不是特别的离谱,就有可能还是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