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枭雄,但死的很惨。
或者说他这次反叛,连点浪都没掀起来,他带着王伯当几人出长安,点齐了一万多入关的旧部,刚到同州,皇帝一道旨意,让他留下一半人马。
李密忍了,带着几千人出潼关。
刚出潼关,皇帝又派使者追来,让王伯当带兵东行,而让李密回长安,说另有重用。
李密这就不能忍了,好不容易出了长安,哪还能再回去当个传菜的光禄卿。
他找来王伯当、贾闰甫商量要反,但贾闰甫坚决反对,他父亲是当年张须陀的副将贾务本,贾闰甫也是官军出身,如今天下大势已定,老贾哪愿意再造反,
他直言,你当初杀翟让,已让天下寒心,现在唐皇待你不薄,你要是再反,天下人都知道你忘恩负义,那以后谁还跟随你?
这说到李密痛处,气的拔刀要砍,好在王伯当拼死抱住,让贾闰甫骑马逃脱。
王伯当也知道李密没什么机会了,但他草莽出身,最讲义气,就算李密要寻死,他也决定生死与共,但最后也还说了一句,只是日后为这事死了毫无意义啊,可惜李密听不进去了,满脑子是要二次创业,再创辉煌。
李渊姓李,我也姓李,他若应谶,我也应当应谶,彼得关中,我得山东,天与不取,后且受殃。
李密杀使者,撕毁诏书,便直接率部往附近陕州桃林县去。
李密还是有些计谋的,他特意挑了一批精锐,穿上女人裙子,戴羃障身,裙中藏刀,带着这几十名假妇人,来到桃林县说是奉旨要还京师,这批随行家属就暂借住桃林县城,
骗开城门,直奔县衙,县令来迎,当先妇人,从胯下掏出一把横刀,一刀劈死了县令,其余妇人也纷纷裙下掏刀,个个成了赳赳武夫,当下占领县衙,夺取府库钱粮器械,并趋掠百姓,往东而行,
并派人前往襄城,通告总管张善相,让他接应。
可对外,他却到处宣扬要前往洛阳。
贾闰甫单骑逃到熊州,禀报右翊卫将军、原国公史万宝,告之事变。
史万宝认为李密是个枭雄,王伯当又有万夫不当之勇,两人手下又一意东归,只怕难以敌挡,不如坚守城池。
总管盛彦师却没把李密放眼里,向史万宝要了五千兵,没往洛阳方向追击,反而是往南面熊耳山而去,埋伏在险要处。
他早识破李密去洛阳必是假的,洛阳王世充可是他死敌,他必然是去旧部襄城张善相处,而去襄城必经熊耳山。
果然,
不久后李密王伯当只带了千把人前来,其余大部都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