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逃逸

字:
关灯 护眼
史诗逃逸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163章 不可避免的战争

第163章 不可避免的战争

所以虽然表面看只差了几万石粮食,但两人还是在粮食缺口上疯狂叫苦。

三是云南到缅甸山高林密,军粮的转运难度非常大。

四万大军和十余万骡马的吃食,在中原可能只需要二十万民夫就可以搞定。

但在云南,鄂宁坦言,没有百万人是不可能的。

这云南人力资源本就没有中原丰富,要在滇缅边境集中百万人的转运民夫,简直就是做梦。

四是大军行进艰难,此外滇缅边境路况太差,清军的重武器很难运上去,缅军则以逸待劳,架好了大炮等着清军上去送。

五是水土不服,前三次战事病死的跟战死的几乎一样多,减员太厉害,根本扛不住。

嗯,这两家伙还没想到,第四次清缅战争,疾病就要给旗人大爷们狠狠地上一课了。

如果从实际上来说,舒赫德和鄂宁算是非常称职的了,基本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可是这两货,完全就是被前三次战争给吓怕了,他们根本不想打第四次。

所以只列举了困难,提议与缅人议和,丝毫不提这些困难该如何解决。

乾隆多精明一个人啊,他一看这上书的口吻,就知道舒赫德和鄂宁怎么想的。

他当即暴怒,把奏疏扔到地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大骂舒赫德鄂宁‘乖戾无耻、有负皇恩、毫无人臣之担当’云云。

骂完还不解气,乾隆命将这二人的奏疏让群臣编阅,让每个大臣都参与批判。

并当场革去舒赫德的刑部尚书之职,命侍卫召回北京议罪。又把云贵总督鄂宁,降职为候补的福建巡抚。

其实乾隆还是上当了,舒赫德要是真的扛起了第四次清缅战争的责任,那才是九死一生,现在虽然被革职又被拉回北京议罪。

但他这罪,怎么也不致死啊!

就舒赫德这种满洲正白旗大臣,只要不是被判流放或者死罪,革职根本不算什么事,从清缅战争这个大坑中逃得一命,才是最重要的。

过了几天,乾隆回过味来了,但命舒赫德回京的诏书已经下达,好面子的他又不能说被臣子摆了一道。

于是立刻下旨,命鄂宁继续在云南戴罪立功,筹备军务,总算没让这条狡猾的老狗也给跑掉。

但,这仍然解决不了问题,那就是满清上下,除了乾隆以外,绝大多数人都对征讨缅甸起了极大的畏惧之心。

乾隆处罚了舒赫德,反而让许多旗人大员看到了逃生的希望,愈发没人主动出来承担责任了。

此时,贡榜王朝的使者再次到达北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