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参会者的名字,都将被记在这上面。
我莫大王对于如何对付满清,是越来越有心得了。
这种事被立碑记载后,若是在宋明,或许从犯认罪了能得个流放,但在防汉比防贼还狠的满清,起步就得是夷灭三族。
这一下,完全封死了所有人的退路。
而这其中,最感觉自己无辜的,就是郑敏成了。
他这好好的暹罗昭披耶兼国相,不过是受了郑信的命令前来祝贺。
又因为莫子布对他有大恩,莫名其妙的跟着上了屏山,结果直接就成了盟誓中的一员。
郑敏成抹了一把头上的汗珠,发现竟然是凉的,感情这不是因为农历八月的南洋太热,而是被吓的啊!
看到莫大王的眼神,总是时不时往他这边瞟,郑敏成知道自己被盯上了。
那么他现在可以有两个选择,一当然是加入。
但假如他选择不加入,那么就只有第二个选项了,即回到暹罗后就向满清举报,至少是向郑信举报,这样才能洗脱‘罪行’。
暹罗可不是河仙,它是满清的封国藩臣,参与这样的集会,让满清知道了,绝对是跑不脱的。
不过,郑敏成更担心现在他不做表态的话,莫子布会不会让他走的问题了。
而同时让郑敏成头疼的是,现在暹罗国的情况对他其实有些不利。
因为莫子布把下缅甸甩给郑信之后,暹罗的重心,一直是在消化下缅甸。
要消化曾经宿敌的地盘,武力是必须甚至最重要的手段,可偏偏郑敏成这一派中根本就没合格的武将。
他自己不擅长指挥战斗,唯一合格的陈联跟莫子布走了。只剩下坤阿拍耶勃底和披耶宋加洛两人,其中坤阿拍耶勃底还是纯泰人,已经基本被通拉拢过去了,披耶宋加洛则不太受国王郑信重用。
另外在暹罗本土,五年间差不多有二十二三万的新潮州人到达了暹罗,他们深得郑信信任,被泰人和纳真们称为皇家华人。
这本来是好事,但只可惜这些皇家华人素质普遍不高。
他们在家乡是穷苦人,到了暹罗却觉得自己的国王族亲、乡党,不肯像以前的移民那样老老实实做工行商了。
这些皇家华人当中至少有三四成的人,整天都在钻天打洞琢磨的找机会当官、当老爷,把暹罗国内搞得乌烟瘴气的。
他们不但大肆挤占原本属于泰人的好处,就连纳真也开始排挤。
甚至郑敏成的权力,都受到了以郑信亲侄子郑聪礼为首的新王室之挑战。
想到这些,原本认为莫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