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粗看了一下,每个队都几乎控制着上千亩的良田。
他随便走进一个生产队中,奔出来迎接他男女老少脸上,明显能看到那种由生活安稳、富足带来的油光和发自内心的笑意。
“大王,自从您打回来了,咱们明人的日子就好过了。”
生产队长是个黑瘦的老头,读过几年书,种地是把好手,祖籍漳州,祖先是跟着曾经的明香二王之一杨彦迪南下到嘉定的。
“如今小老儿在的这西河村,有明人三十七户,丁口一百一十七人,健妇八十四人,老弱一百零四人。
皆按男丁三十五亩,健妇二十五亩,老人奉养田十亩,孩童养丁田五亩算,全部都分发下去了。
太上国主这些年又带着官府给大家修水渠,修汲水车,挖池塘,平整道路,还在农忙时出租耕牛助耕。
所以这些年都是丰年,大家日子可好过了,都想着大王什么时候再回嘉定,咱一定要好好来拜谢呢。”
莫子布细细算了一下,三十七户人,就有人口三百零五人,差不多每户八个朝上了,看来有了安稳的环境和土地之后,明香人的人口暴涨的很快。
莫子布朝后看了看,那些闪着亮晶晶眼睛看着他的明香人壮男健妇身后,果然都有一堆的小不点,甚至有些妇人看上去最少三十五六了,竟然还有身孕。
队长嘿嘿一笑,“现在生一个崽,大王就给分五亩养丁银,到了十六岁就能分几十亩的丁口田。这哪是在生孩子,这是在生家产,大家自然要多带一些崽。”
莫子布哈哈一笑,湄公河平原地域广大,地势平坦,水土肥沃,现在不过才生活着几十万人,再多十倍都不愁没地方分地,只要这些人舍得生,他就舍得分。
“劳力还够吗?这么多健妇要带崽,男人们一定很辛苦吧!”
队长点了点头,然后很快又摇了摇头,“庄稼人哪有不苦的,再说还可以从潮州佬那里买人嘛。
他们把家生奴卖到咱们这边来,咱们把占城、高奴卖给他们。
现在每一户明人中基本就有两到三个暹罗农奴,加上不缺耕牛,农忙时可以雇人,不但种地没问题,大王规定的乡兵十日一操,我们也完成的很好咧。”
说着,队长往远处指了指,在明香人的房屋外面搭着一些简陋的竹楼,一些穿着与明香人不大一样的黑乎乎男女正跪在地上不敢抬头,想来这就是那些从暹罗买来的农奴了。
在此时,兴唐的明香人向暹罗的潮州人买农奴,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
这些潮州人中有些父系纳真在暹罗已经呆了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