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不至于出现明末的服妖和那些离经叛道的士人,但整体并不保守。
而湖南,在清朝的上半段,它的定位就是一个种田大户,为了保证广东、贵州等省供应粮食的关键角色。
这种模式,注定就会催生出一堆中型地主。
因为只有出现很多二三百亩地的中型地主,依靠自我调配耕牛等大型牲畜、维护水利,从而提高产量。
特别是需要他们残酷压榨下面的佃户,使佃户处于全年饥饿的状态,才能在低产量的时代,从田地里抽出大量的粮食。
而这种二三百亩中型地主,简直完美适配了已经发展到此时的理学。
同时,这些地主要保住地位,最好的选择就是送子弟去卷读书。另外,为了压制下面佃户的反抗,又要求这些中型地主拥有一定的武力以及控制宗族,拉帮结派的能力。
这又进一步使得地主们,极为依靠理学这种工具来维护他们的统治地位。
甚至可以这么说,此时湖南的地主,跟普鲁士的容克地主,是非常相似的。
在东方的传统下,这些人才能在几十年后催生出以湘军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武装终极形态。
也可以这么说,湘军不是猝然之间,完全由曾国藩一个人就可以弄出来的,这是有清一代,湖南的生态位一步步养成的结果。
此时的这些湖南容克地主,就是未来曾国藩能崛起的地基。
是以,在兴唐军进入湖南后,开始的进展非常迅速,因为陈光耀还没有靠近这些湖南容克地主的大本营,即长沙、岳阳、常德、宝庆(邵阳)四府。
陈光耀在衡阳当地的天地会接应下,利用广泛的反清群众基础,很快就站稳了脚跟,甚至衡州府城衡阳都是城内百姓捆了知府,而开门献城的。
而听到武性的报告,陈光耀一面任命一位永州投靠的士绅暂时就任永州知府稳定局面。
一面率军返回衡州,准备增援攻打雷家市镇的军队。
此时他身边的参谋,王夫之的五世孙王荃提醒陈光耀道:“长、岳、常、宝四府的士绅并不是一定要支持清廷,而是他们不知道天下已变,更害怕自己的利益受损。
将军回师,或许能拿下雷家市镇,但以目前的情况,肯定拿不下长沙等府。”
陈光耀明白了,要拿下湖南,关键在于怎么处理这四府的士绅。
而这四府又是整个湖南的精华,控制人口多达九百多万。如果他们硬要支持满清,那么陈光耀就无能为力。
因为他现在就一万五千人,其中只有两千多镇军,其余八千是在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