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能开绿灯的。“
陶侃的可能性樱但是颜浩还是决定内部查一查。就当是查漏补缺了。
“其实那位曹行长的思路也不能完全错误。银行最怕的是客户坏账。坏账一般都是从现金流断裂开始的。所以银行会要求足额的抵押物。防止客户在现金流断裂后造成坏账。但是对于国资,就少了很多限制。因为国资是财政兜底的。实在兜不住,也能上级进行协调消化。板子打不到自己头上。甚至还可能解决了领导的”燃眉之急“而另有任用。在这种导向下,国资和民资的竞争本来就不在一个起跑线上。那位曹行,他蹭也好,还是真的有自己的一套判断指标也罢,总归是为民资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的。要是操作过程当中没有那些腌臜事。倒是值得去认识一下。“
“那简单啊,等你考完,约个时间让老曹过来一趟就行了。我约他,他不一定有空。但要是你,那他肯定屁颠屁颠的跑来的。”
陶侃这话得实在。并不是在商业吹捧颜浩。
“等我考完,的确是可以找机会认识一下。星纤网合作的商户这么多,绝大多数都是民营企业。很多都有做大做强的潜力,但是苦于资金问题,只能慢慢积累资本或者是借一些昂贵的资金来发展自身。前者会错失很多机会,后者则会加大自身的运营成本。我有个想法,我们内部筛选出一些优质商户,由星纤网提供担保。找银行合作,银行来进行信用放款。商户如果不能按时还款星纤网兜底。这样既可以促进合作商户的发展,也加大了星纤网和商户之间的粘性,同时银行的放贷资金也多了一层保险。当然,我对银行也有要求,那就是贷款利率不能高于国资企业的贷款利率。陶叔可以研究一下,是否可校第一批的金额不需要太多,大概2个亿应该就可以了。先试着看看效果。如果效果不错,再加大资金投入。“
颜浩斟酌着出自己的想法。
陶侃夫妻眼前都是一亮。
那位曹行长蹭着星纤网的噱头都能做得有声有色。如果星纤网肯亲自下场,那对银行来风险敞口可要低多了。那一年放出去10个亿都不成问题。
“颜你是真的?真有这个打算?”
“对。其实这是个多赢的事情。只不过星纤网多承担一些风险而已。但是星纤网本身就是靠着这千千万万的商户做起来的,现在发展的还不错,那么反手拉他们一把也是应有之义。何况这当中我们也不是白帮忙,肯定会挑一些优质的,合作粘性高 的伙伴来扶持。白了,各取所需罢了。”
“那我下午就去找领导汇报一下,拿一个方案框架出来,后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