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宣宣早就发现闺女怕热。
她进屋去拿蒲扇出来,递给唐风年,道:“给她扇点风,睡得更香。”
王玉娥快速吃完,跑过来,抢着抱乖宝,道:“风年,你再去吃一碗,我怀疑你的饭量还比不上乖宝。”
唐风年无奈地笑一笑,又回到酒桌上,静静听岳父和其他人吹牛。
正好听见赵东阳在:“我年轻时做生意,走南闯北,唯一一次看走眼的就是一块玉原石,好大的,比我整个人更高、更大。”
“我嫌它太笨重,拉不回来,就没买,反而买了一堆石头,结果错过了发大财的机会。”
“听那块大原石后来被醉仙酒楼的郭大财主买去了,开出一大块翡翠。要是我当时不看走眼,我也变成大财主了。哎呀!”
他拍打大腿,后悔不迭。
庞爽轻拍赵东阳的肩膀,大声附和道:“做玉石生意,最容易看走眼,要么以博大,要么倾家荡产。”
赵东阳深表赞同,激动地道:“幸好我赔本一次就收手了,否则今就要住破屋了。”
石师爷道:“能及时收手,明赵地主有大智慧,聪明人。”
赵东阳听得舒舒服服,咧嘴大笑。
唐风年也憋不住笑意,觉得几个长辈真是投缘。
吹牛的人,在酒桌上遇到几个知音,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有不完的话。
另一桌,王舅母向石夫人打听:“做官差有哪些好处,哪些坏处?”
她心想:如果好处多,坏处少,我就赶紧把女儿嫁过去。
石夫人声道:“我以前听夫君提过,官差能免去人丁税和徭役,每个月有伙食费,不过伙食费不多。如果差事办得好,县太爷会给奖赏。”
“坏处就是子孙三代不能考科举。”
“这些都是明面上的,暗地里的好处比较多。反正只要不贪酒,不嫖赌,肯定吃穿不愁。”
王舅母转动心眼子,连忙追问:“暗地里有哪些好处?”
石夫人掩嘴笑,道:“我见识少,也不知道那暗地里的事。”
其实她知道一些,但不方便明,怕给自家招惹麻烦。
王舅母听得意犹未尽,眼睛往男子那一桌瞅,她觉得石师爷肯定知道得一清二楚,但是她跟石师爷不熟,不方便凑过去套话。
于是她冲王玉安招手。
王玉安正听别人吹牛,听得入迷,根本没注意到王舅母的举动。
王舅母气得跺脚,暗忖:呆子!
她直接走过去,在王玉安的肩膀上拍一下。
王玉安回头看,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