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篮打水,一场空。”
赵理劝慰:“好事多磨,以后肯定还有机会。”
这时,元宝的尿布脏了,王俏儿喊赵理去帮忙。
——
菊大娘、胡三嫂和唐母忙着宰鸭子,拔毛。
三个人都手脚麻利,拔毛时,左右手快快的,就像拔草一样轻松。
赵东阳在调麦芽糖水。
胡三嫂声道:“十二只鸭子,确定能卖完吗?这些鸭杂都有半盆了,还有半盆鸭血。”
菊大娘微笑道:“轮不到咱们操心,老爷的主意大。”
唐母道:“鸭杂和鸭血太多了,自家吃不完,咋办?”
赵东阳恰好路过,听见了,便道:“用酸辣椒炒鸭杂,我带去城里卖。今中秋节,肉类肯定好卖。”
胡三嫂心中失望,暗忖:我以为可以带些鸭杂回家去,赵地主太精了。
等十二只鸭子处理干净之后,赵东阳忙得像陀螺,用香料腌制、缝鸭肚皮、烫皮……
胡三嫂洗干净手,带着月饼回家去,今她放假。不过,走在田间路上时,她闷闷不乐,还在惦记那鸭杂和鸭血。
菊大娘不愿意放假,她更喜欢待在赵地主家。原因是她家离得远,家里的儿子都成家了,她不喜欢儿媳妇,而且在这里吃得更好。
赵大贵赶牛车回来了,看见屋檐下挂那么多鸭子,他大笑道:“老爷今要发大财!”
赵东阳胖乎乎,干一点活就累得喘气,坐在屋檐下休息一会儿。
他问:“大贵,王家热闹吗?”
赵大贵安顿好牛车之后,来屋檐下,拿把椅子坐下,道:“还行,反正没有外人。”
赵东阳拍拍膝盖,道:“今除了卖烤鸭,还要卖鸭杂,希望财神爷保佑,卖个精光。”
赵大贵拍马屁:“老爷和财神爷是老熟人了,财神爷肯定保佑您的生意。”
巳时中,六只烤鸭出炉,赵东阳把烤鸭和酸辣鸭杂放到牛车上,准备出门,又叮嘱道:“亲家母,帮忙看着屋檐下的鸭子,别让老鼠偷了。”
唐母坐在屋檐下做针线活,笑道:“你放心去,我帮忙看着。”
赵东阳又喊道:“菊大娘,把鱼剖了,中午吃鱼,晚上再杀鸡。”
这鱼是赵理早上送来的。
完,他就吩咐赵大贵赶车进城。
——
赵东阳刚把摊位收拾好,客人就跑来了。
“哟嚯,今有酸辣鸭杂啊,挺香,可以尝尝吗?”
赵东阳用筷子夹一块鸭杂,递到客人手里。
客人吧唧嘴,意犹未尽,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