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大早,唐母、王俏儿、元宝和赵理一起进城去。
元宝是个人来疯,一看见人多,她就兴奋,在王俏儿的怀里扭来扭去,东张西望,眸子亮晶晶,满眼都是新奇。
赵理推着独轮平板车,平板车上放着菜篮子、木桶等东西。
他擦一下汗,笑道:“俏儿,你们先去石家拿信,快去快回,我先把米豆腐摊摆起来。”
今恰好赶集,卖东西的人格外多。
旁边的韦春喜早就开始摆摊了,有些人路过,买份卷粉当早饭吃。
赵理跟她打招呼,笑道:“嫂子,生意好啊。”
韦春喜生意好,就心情好,眉眼欢喜,道:“我巴不得赶集,赶集人多,生意就好做。”
赵理把米豆腐摊摆好之后,走过去跟韦春喜商量:“嫂子,咱们两个摊位离太近了,卖的东西又差不多,抬头不见低头见,我们容易眼红你的好生意。”
“所以,从明起,我们要把米豆腐摊挪一挪。树挪死,人挪活,大家都是为了生意,到时候希望嫂子理解一下,千万别多心。”
有些话,本来应该王俏儿去。但是王俏儿自己脸皮薄,容易受欺负,所以让赵理去。
关于这话要怎么,怎么样才不得罪人,他们夫妻俩昨晚上商量了许久。
现在,赵理硬着头皮上阵。
韦春喜听完后,收起笑容,神情复杂,暗忖:阿金嫂和俏儿肯定都埋怨我抢生意。不过,挪就挪吧,反正不用我挪就校
她寡淡地道:“大家都是为了生意,没什么好多心的,我巴不得大家都发财。”
赵理松一口气,笑道:“嫂子做卷粉的手艺好,肯定都发财。”
他又回米豆腐摊去,往东边张望,希望王俏儿快点回来,因为他还要去衙门办差事。
——
王俏儿和唐母正在石家看信,高兴极了。
王俏儿喜出望外,道:“哎呀,乖宝长能耐了,给我和元宝都写了信。”
唐母笑道:“她也给我写了,一个孩儿,心眼子挺多。”
唐母的信最多,分别来自唐风年、赵宣宣和乖宝。她识字不多,请晨晨帮忙念信。
石夫人给她们添茶水,笑道:“乖宝、宣宣和风年都是孝顺孩子,本来我打算今上午去赵家,亲自给您送信,没想到您亲自来了。”
唐母道:“我着急,太想他们了。”
石夫人把钱袋推过去,微笑道:“这两个钱袋,都是捎给您的。您仔细清点,然后收好。”
“俏儿,今赶集,等你爹进城了,你让他亲自来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