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对国,因为公署的计划是同美国以及英国结盟,而不是德国,毕竟现在德国的强大只是一时的强大,对于中国而言,与他国结盟,必须考虑到未来的利益,与强者为伍无疑是最有利的选择,更何况,还有日本的因素。
“看来要加强在南京的工作了!”
随口嘀咕一声,曾澈又拿起另一份报告。这是第六处(内部监视处)送来的一份报告,这份报告是正常的监视报告,之所以会递交到这里,显然只有一个原因,是因为监视对象的特殊——只有特殊的监视对象,对需要由他作出最终的决定。在他做出决定之后,需要逮捕的将会移交保安总局,由保安总局负责逮捕,也正是因为这种不显山不露水的作用,使得在一些进步报纸上将保安总局称之为“特务机构“,将保安总局的探员称为”特务“,至于北方公司调查部,在人们的眼中,不过只是商业机构罢了。
同过去的做法一样,在翻看报纸的时候,曾澈继续仔细地研究报告中涉及到的人员的社会关系以及监听报告中提及的违法行为,每一次,在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对于曾澈而言,都是极为困难的,因为那些人都有着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泄密?“
看到报告中的其中一个对象,曾澈的眉头微微一皱。
“w项目”“……这是……“
这是调查部资助的秘密项目!
看到这里,曾澈只觉得后背稍稍一凉,项目的研究人员向另一名学者泄密,这会不会倒置“w项目“外泄?从而导致整个计划的失败?
最后神情严肃的曾澈按了他面前的电钮,在对讲电话里吩咐说。
“立即请第七处的安处长过来!”
10分钟后,第七处,这个在调查部中的技术部门负责人进入了曾澈的办公室,又过了半个小时,曾澈的面前出现了刚刚从第七处机要室送来的有关“w项目“的档案。他又了一个小时阅读这份档案,有几次他把自己的眼睛注视着那引人注目的一些内容,那些内容无一例外的都是有关”w项目“的试验效果以及数字模型报告。
又过了半个小时,曾澈召集了一个小型会议,参与者不仅有第一处(国内部门)‘第七处以及第二处(对苏处)的负责人,还有几名局里的气象、微生物专家,而讨论的问题非常简单——“w项目“。
“……”w项目“源自于一个构想,即通过非常规方式赢得战争胜利,制定这一计划的最初出发点,是基于我们的潜在第一敌国——日本,其特殊的岛屿环境及其农业生产现况制定的,即以植物病害破坏其农业,从而导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