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走出来,朱元璋立刻说道:“还有不少官员犯了事关在牢房里,干脆也不用把他们关起来了,你们刑部派出一批人,把牢里的官员带到大明各地,让他们到了地方以后,把自己贪污的过程说一遍,用以警告各地官员。”
什么?
朱元璋的话,让满朝文武都绷不住了。
这是朱瀚给朱元璋出的主意吗?
太……太特娘的损了。
官员们心中把朱瀚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一遍。
让贪污的官员从牢房里走出去,到全国各地的官府去给官员们讲课……那些在牢房里的官员,本来就已经颜面扫地,而现在朱瀚却要把他们的脸都给扒下来。
可是,这还不算完。
朱元璋继续说道:“翰林院的编撰何在?”
一位年轻编撰站了出来,朱元璋对他说道:“我准备把这些贪污的官员编撰成册,你把他们的材料重新抄录,做到内容详实,百姓一看就能看懂的书籍,不要用什么春秋笔法,就如实记载,我要让这本《警示录》,成为大明官员头上悬着的利剑,让他们在伸手的时候,记着这本书给他们的警示。”
“……”
朱元璋的这波操作,让满朝文武都猝不及防……啊,不是,这不是朱元璋的操作,是朱瀚的操作,朱元璋怎么能想出这种阴损的招数?
这不仅是让他们把脸撕掉,而是要让他们遗臭万年!
不管大明存在与否,这本《警示录》都会一直存在下去,而且听朱元璋的意思,这本书是要向百姓售卖的,这特娘的不是让那些在牢狱中的官员成为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吗?
这招可真够狠的!
朱瀚他怎么能想出这么阴损的招数?这么一来,在大明朝当官,可是危险性极高的行业,说不定会直接遗臭万年……关键是,跟着朱元璋太难,收五十两银子就能剥皮充草,如果这么一来,谁还敢进入大明的朝堂?
“陛下,此举万万不可。”
有头铁的御史站出来反对,可朱元璋一句话,就把他给怼回去了:“咋?你觉得这些贪官污吏,不能被曝光出来?他们已经触犯大明律法,我们还要顾及他们的颜面,替他们遮掩不成?”
“并非如此!臣认为,您和英王殿下的决定非常英明,此举可大大削减官员们贪墨的心思。”
出言反对的官员跪在地上,赶紧解释道:“臣之所以反对,是因为陛下您定下的律法太过严苛,贪墨超过五十两就要被当场剥皮充草,这条律法和您提到的《警示录》冲突,如果抓住贪墨的官员就要被当场剥皮充草,又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