棣点点头,语气平静却透着冷意:“本王会让他们明白,跟着太子,未必是最好的选择。”
太子府内,朱标与朱瀚对坐,桌上摆满了从宴会后整理的士子名录。朱标翻看着每一页,眉头微蹙。
“皇叔,宴会后,许多士子主动递交了请愿书,表示愿意为朝廷效力。但总觉得,这其中有些人未必是真心。”朱标语气中带着一丝忧虑。
朱瀚放下茶杯,目光淡然:“标儿,你要记住,士子的才华固然重要,但他们的忠诚更为关键。宴会不过是第一步,接下来,你要通过实际行动去筛选真正的人才。”
朱标点头:“皇叔的意思是,让他们去试炼?”
朱瀚微微一笑:“不错。朝廷事务繁杂,你可以挑选一些地方事务,让这些士子去处理。通过结果,便能看出他们的能力和态度。”
朱标若有所思:“皇叔高见。那便挑选几位士子,让他们分别处理几个关键事务,看看他们能否担起重任。”
朱瀚点点头,语气中多了一丝警告:“不过,标儿,你也要小心。你的动作越大,四弟越不会坐视不理。他一定会从中作梗。”
朱标眉头微皱:“皇叔的意思是,四弟会插手这些事务?”
朱瀚冷笑了一声:“插手未必,但他会暗中设下障碍,让你的人马出丑。你要做的,不仅是看清士子的能力,还要时刻提防四弟的阴谋。”
驿站内,一间不起眼的小屋中,却聚集着几道身影。朱棣端坐主位,脸上看不出一丝表情,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低沉的声响。
他面前站着李英以及几名心腹幕僚,个个屏息静气,等待着朱棣发话。
“太子派了人去通州、顺天和南郊?”朱棣率先打破沉默,语气虽轻,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威压。
李英拱手回答:“正是。殿下,太子的动作极快,似乎是想通过这次地方事务来树立他的威望。属下已经派人探查,他们派去的人,大多是刚参加士子荐举大会的寒门书生。”
朱棣的嘴角微微扬起,却是带着几分冷笑:“寒门书生?太子倒是好心,连这样的年轻人都愿意信任。他真以为,这天下的事物,是读几本书就能理清的?”
李英附和道:“殿下所言极是。这些士子经验不足,地方事务繁杂,恐怕还没入门,就要被搅得晕头转向了。”
朱棣眯了眯眼,缓缓说道:“这正是本王要的效果。他们这些人下去之后,不会一帆风顺,地方上的士绅和乡绅,都知道本王的威望,他们会怎么做,本王不说,你也该明白。”
李英眼中闪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