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里满是无所谓。“锦衣卫内裁这出大戏才唱到第一幕。皇上不会在这个时候让我下台的。这就是走个流程。”
所谓的流程,也就是言官弹劾,官员表辞,皇帝挽留,申饬言官。最后,一切照常。
“爹!这个事情没这么简单!”骆养性绕到案前,撑着桌面,直视老爹。“您不能在这时候走什么流程!”
“怎么了?一脸见鬼的样子。”骆思恭问道:“你该不会是在外边儿搞出什么幺蛾子了吧?”
骆养性深吸一口气,开门见山道:“天津卫的案子很可能是武清侯李家做的。我有九成把握!”
“什么!”骆思恭一下子就从椅子上弹起来了。“你怎么现在才跟我说?你这几天跑哪去干什么了?”
“有人跟踪我,所以我就没回来给您添麻烦。”骆养性回答说。
“西厂的人?”骆思恭反应得很快。
“应该是。我不回来,您就可以说不知道这个事儿。”骆养性看了那封弹章的拓本一眼,叹气道:“但现在看来,好像也没什么用。就算这封弹章并不涉及天津的案子,您也决不能在这时候表辞。皇上是有可能为了李家点头同意的。”
补充:
选侍赵氏。光宗做太子时的选侍。膝下无儿无女。因与熹宗乳母客氏及魏忠贤交恶。在光宗崩逝后被客、魏二人矫旨赐死。临死前,赵选侍把光宗生前赏赐给她的珠翠金玉放于案上,再拜痛哭,上吊自尽。服侍她的近侍宦官则皆被痛打一顿,发配南京。
选侍傅氏,初为淑女,后为选侍。生皇六、皇七女。光宗即位后命册为妃,驾崩未果。熹宗即位后将她强行移往别宫。崇祯十四年,帮助崇祯绘制了曾同为淑女且比宫同居的孝纯皇太后刘氏的肖像。崇祯十七年三月,甲申剧变,大明国倾。傅氏逃到了白洋淀乡间,同年薨,年五十七岁。
邵氏,未册封姬妾,光宗崩时有遗腹在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