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搅乱阵型。换防的顺序是先出后进,待第二部的生力军全都就位之后,在城外血战防御的第一部主力军,再带着自己手里的家伙事儿,迅速进入瓮城整修。至于主城门,在交战期间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被打开的。零星的人员转移,只能在城墙上进行。
只要不出现大规模的溃退,轮替作战不仅保持士气,还能锤炼守城兵的意志。几轮攻防下来,不说成为老兵、精兵,至少可以从“未见血怕见血”的操兵,变成“见过血不怕血”的战兵。
————————
就在北门换防的时候。参将赵率教顺着城墙一路从南城跑到北城,并在瓮城的城头找到了亲自督战的总兵官李秉诚。他只要站在这儿就是对士气的鼓舞。
“见过镇帅!”赵率教走到李秉诚面前站定,抱拳拱手行礼。
李秉诚还礼问:“和朱副将联系上了?”
昨天傍晚的时候,在南段城墙上远眺的瞭兵,于万烟丛中发现东南方向升起了几柱新烟。李秉诚得知后判断,这或许是朱万良的部援军。可烽烟这种东西只能标明一个大致位置。朱万良部是不是真的在哪儿?如果在那儿,当下是个什么状态?这些事情李秉诚都不知道。
为了探明情况,防止奴酋以障眼法搅乱视听,并尽可能地和援军联系沟通,李秉诚便连夜派了一些骑术高超且有胆气的骑手连夜出城联络。
“是。”赵率教点头道:“联系上了。刚从南门进来。”
尽管金军派出了大量骑兵不遗余力地驱逐明军哨骑,给信差们带来了极大的麻烦,甚至造成了不少损失。但是无论努尔哈赤再怎么想,只要他不让人包围并锁死奉集或者援军的驻地,就不可能在由明军控制的辽河平原彻底切断明军之间的联络。
“朱副将那边是个什么情况?”李秉诚问道。
“朱副将亲自带了一万援军前来支援。虎皮驿的备防都交给了姜参将。”赵率教回答道。
“一万.”李秉诚的头皮有些发痒,可这时候他又不想取下头盔,所以就只挠了挠自己的下巴,聊以慰藉。“其中步兵几何?骑兵几何?”
赵率教回忆了一下信中的内容,说道:“步兵八千六百,骑兵二千三百。”
“虎皮援军现在在什么地方?还要多久才能到我奉集城下?”李秉诚听着身后守备官近似于狂吼的催促声,不免感到有些烦躁。他心想:要都是精兵,哪里需要这么鞭策,门一开就知道自己该干嘛了。
“位置大概在东南方向十二里处。可什么时候能到就不好说了。”赵率教说道。
“就十二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