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后国产化之后,成本大幅度下降,各种家电企业都能够有的起芯片。
那么许多带有控制功能的新产品,自然就会冒出来。
到时候互相促进之后,岭南半导体的盘子就算是活了。
……
“江总,如果要把全球一半以上的3微米制程的芯片市场都给拿下来的话,那么我们只是投资一条产线是完全不够的。”
“估计至少需要修建五条线才行。”
“不过我们的土地储备倒是完全足够。”
“我建议先修建一座可以容纳两条产线的新工厂,然后根据芯片订单的情况去扩大投资。”
张少华作为岭南半导体的总经理,从来没有享受过资金这么充分的日子。
以前在742厂当副厂长的时候,他虽然分管技术研发工作,但是在厂里面其实是受到排挤,话语权不大。
到了岭南半导体之后,直接负责新工厂建设的所有事情。
公司上上下下的事情,几乎都是他说了算。
江辉只在意他是不是按照自己指明的方向去努力。
现在第一座工厂的产能都没有达到100%的情况下,第二座工厂又要开始修建了。
毕竟从江辉的话里面的意思来看,后续还有各种大动作。
岭南半导体这是要在未来几年内把自己搞成全球规模巨大的芯片厂家啊。
不过,生性谨慎的他,还是不想步子迈的太大。
“没问题,就按照你说的这个节奏来搞。”
“不过在人员的招募和培训方面,有些工作要提前展开。”
“我们的各个管理职位,都可以设置一个或者两个副职,让他们随时都可以拉出来负责一个新的工厂。”
江辉也不是那种盲目自大的人。
他只是想要让岭南半导体将来成为巨头,并不是现在立马就依靠修建工厂来建成巨头。
这肯定是不现实的事情。
“没问题,现在改革的政策彻底的明确之后,主动来深城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之前不敢下海的一些人,现在的胆子也是大了很多。”
“我们这边的工资待遇,普遍比体制内对应的国企要高了三倍以上。”
“这对许多人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张少华现在挖以前的同事是彻底的挖上瘾了。
同事挖同事,同学挖同学。
岭南半导体这边的技术团队的规模,扩张的非常的快。
特别是最近半年,这个进度明显加快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