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的天堑。
基本上只要跑到f2级别,只要你不是垫底的那几个,都有几率获得一份f1车队的测试车手合同,帮助车队测试下模拟器或者开开练习赛当替补什么的。
但能坐进f1赛车座舱的,却没有几个。
“当然,我一定会成为f1车手。”
陈向北给出这个回答,说实话在沙彤意料之中,无非就是语气更肯定了些。
只是接下来陈向北展示了他不同之处。
“并且我还会成为最强的f1车手!”
就如同那句俗语一样,不想当将军士兵,不是好士兵。
连当最强车手的信心都没有,那你还开什么f1赛车?
竞技运动要的就是老子天下第一的狂妄血性,赛车手更是挑战极限拿命去博成绩的项目。
如果去追求什么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你对得起自己这条命吗?
听到陈向北如此张扬的话语,现场央视采访组成员都有些面面相觑。
要知道把话说太满的“口出狂言”,在中国传统观念里面并不是很能接受。
当年刘祥因领奖台上那句“亚洲有我,中国有我”,赛后遭受过众多指责认为他不够谦虚。
这种舆论在08年退赛之后达到了顶峰,曾经的“狂妄自大”如今变成了攻击的把柄。
陈向北太年轻了,还不懂什么叫做“中庸之道”,更没经历过“下山的神”被嘲讽的落魄。
好不容易中国在方程式赛车领域,又出现了一株野蛮生长的嫩芽,身为体育人沙彤觉得自己有责任,去提醒一下陈向北言辞收敛点,避免到时候扛不住舆论带来的重压。
只见沙彤朝摄像师使了个眼色,对方很配合的按下了关机键。
这时候沙彤才开口道:“向北,年轻人自然带有一些锋芒,不气盛那也不叫年轻人了。”
“可是外界不一定能认同你的观念,体育赛事也会存在有输有赢的情况,到时候采访的内容就会变成一把锋利的刀,被人拿来戳心窝,这道理能明白吗?”
沙彤说这番话不是以主持人的身份,更多是一种“长辈”的身份去告诫。
他今天才第一次见到陈向北,却能从眼前这年轻人身上,感受到一种别样的志向跟朝气!
这并不是外媒描述的那种狂妄自大,陈向北从始至终无论言语还是神情,都展现出超乎年龄的沉稳跟平静,跟那些“色厉内荏”的轻狂有本质区别。
沙彤不敢说自己阅人无数,至少他有把握对于陈向北的判断,自己没有看走眼。
眼前年轻人好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