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闲进京以来的所有事情。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打到对方的七寸。
而且,方式方法和其中的分寸感,拿捏得十分到位。
再看太子和二皇子?
算了,越想越气。
想到这里,庆帝不由得肝火旺盛了起来。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不由得,庆帝便是发起了脾气。
“从小就板着,到现在还是跟个木头一样!”
庆帝先是数落完太子,然后又把矛头指向二皇子。
“还有你,从小就没有个吃相,到现在了,还是这么个德性!”
好家伙,一下子把太子和二皇子直接给干蒙圈了。
一时间,太子和二皇子举着个筷子,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放下筷子也不是,不放筷子也不是。
非要用一个成语形容的话,那就是进退两难。
紧跟着,庆帝看向在场的第三个儿子问道:“范闲!”
范闲闻言,正在夹菜的手不由得一顿,当下便是放下了碗筷回道:“臣在!”
庆帝当即分别指了指旁边的太子和二皇子问道:“他们两个,你更看好谁?”
范闲闻言,不由得愣住了。
而太子和二皇子一时间也是神情巨震。
这种问题,庆帝竟然当众问出来了,这从另一个角度上说,何尝不是对范闲的重视呢?
范闲闻言,也不说话,只是为难的在太子和二皇子身上来回看。
庆帝见状,不由得笑道:“家宴嘛,随便说!”
范闲闻言,心里轻笑,但面上丝毫不表露的问道:“不论罪吧?”
“不论罪!”
闻言,范闲当即开口道:“那臣就直说了?”
此言一出,太子和二皇子都是把心提了起来。
他们通过这段时间的感受,能够知道,庆帝对范闲很重视,甚至重视的程度有些超乎寻常。
但范闲表现出来的才学也确实能够承受得起这般重视。
所以,他们也知道,范闲的话语之中但凡对谁更偏向一些,搞不好真会成为庆帝考量的一个方面也说不定。
当即就听范闲说道:“臣不敢妄言,臣初至京都,对于两位皇子的了解,都不过是道听途说罢了,但接触下来,两位殿下都是一代人杰.而且陛下如今正春秋鼎盛.具体如何抉择,还是要看陛下的意思。”
范闲的话,总结起来,就是一个谁也不得罪,两个人都光说好的地方,不说坏的地方,具体如何,全凭陛下做主。
听完范闲的话,庆帝一阵无语,这说了跟没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