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青年道人称呼一声玄鉴师伯,将实情道来。
原来那位二十年前跟随师父上山修道,如今两鬓微霜,在山上收了再传弟子的山中修士,去年冬日,也就是陈玄下山后不久,便已经驾鹤西去。
弥留之际他将陈玄赠予符箓交给再传弟子,教小道童还给陈玄。
并且吩咐弟子们不要对年幼的道童说起生死之事,只道是师祖仗剑下山,也随那位师伯祖降妖除魔去了。
其实两人之间并非同出一门,也不是师兄弟关系。
因这些进山躲避战乱修行的凡人,多是在战乱中失去至亲的苦命人,那小道童的父母便是在流亡路上与他走散,这才被几位好心人带到山上,被那位不知姓名的道长收为了再传弟子。
道长早已看破生死,又心怀怜悯,怎能忍心对孩童言说生死之事。
故而只能打个诳语,也是出家修道多年唯一和最后一次打诳语。
师祖随你们师伯祖下山降妖去了。
陈玄默然,将符箓还给了那小道童的师父,说道:“这平安符,还留给你们这一脉,当做一个念想吧。”
“就对那些孩子说,他们师祖爷爷得道飞升天上当神仙了,师伯祖亲眼见到的。”
“教他们好生练功修行,即便不能踏入修行之门,也好有个健康体魄。”
这乱世,人命如草芥,上山修行,不过是为了活着。
陈玄拜别了道人,独自出了大殿,往天柱峰顶金殿而去。
尹喜心中自是一声轻叹,感慨自己先前多有执念,竟是不如那驾鹤西去的老道长修心有成,看破生死。
凡人不得法门,未能踏上修行之路,终究寿命不过百年。
然而道力低微,并不代表凡人在道心修行一途,不如那些人仙,地仙。
天柱峰顶。
往昔这里空无一物,更无凡人能够登上,仅有一颗古松与岩石作伴,除了太玄真人与学会缩地法的陈玄能够登上此处。
如今已经被工匠把岩壁凿开,凿出一条石阶,更将钢筋钉入山体,以锁链连接。
因此凡人都能登上天柱峰顶。
更不知那些工匠用了何等鬼斧神工的手段,在这天柱峰顶以精铜和黄金修建了一座鎏金铜殿,其中供奉真武祖师神像,左右更有龟蛇护法。
太玄真人就在金殿前,背对陈玄,负手而立。
陈玄稽首道:“师父,弟子尊法旨下山一趟,历经数月,护送圣人老子出周都洛邑,至新安,过渑池,经上阳,最后于函谷关留下著作,观道人间一场,恢复太上老君真身,往西方而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