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坐镇,韩绍倒是可以放心将并州那边的镇辽军抽调南下了。
不过齐朔这个西路军主帅,韩绍却是将他留在了那边没有动。
很久之前韩绍就想过要将齐朔从军中抽出来,日后放在兵部跟那些文吏打擂台,顺便用来协调、弥合文武之间的关系。
如今正好可以给他一个单独历练的机会。
为此,韩绍甚至特意给他新设了一个有别于大雍官职的临时司职——并州节度使。
直接在明面上将整个并州的军政民事一股脑全都丢给了他。
老实说,如此这般私设官职,而且还是统管一州之地的要职,换做之前,韩绍肯定要忌讳一二的。
可谁让太康帝此次圣旨,刻意给了他个便宜行事的权柄呢?
不用白不用。
而有关这方面,太康帝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如今大雍整个官僚体系的任免,几乎已经尽数被北宫掌控。
若非如此,韩绍此番也不会依旧只是征北将军之职。
连他都是如此,就别说李靖这些人了。
时至如今,他们依旧只挂着个中郎将的军职,就这还是因为中郎将一职归属禁中,职权向来很模糊,这才一直握在太康帝手中,并未被北宫那边夺走。
‘能将一国之君当得这般窝囊,也真是没谁了……’
韩绍心中腹诽,但对于太康帝的破罐子破摔赐予的便宜行事之权,却是喜闻乐见。
不就是一应官职掌握在北宫手里么?
那我就另起炉灶!
你玩你的,我玩我的!
既然封将军不合规矩,那我任命个行军总管、都督、都护总没问题吧?
所以这些日子以来,韩绍别的事情没做多少,除了对此战叙功论赏外,唯一做的就是大肆封官。
比如李靖,如今便领了个行军大总管的名头,统领各军。
而赵牧和冯参则分领左、右都督之职,替李靖协理军务。
余者兵马使、都知兵马使、别将、旅帅更是任命了一大堆。
虽说这样的新鲜职称,会让许多将士一时间难以适应,但却是利大于弊。
这些年来,镇辽军扩军了不少,在得不到朝廷晋升的情况下,军中职位混乱可见一斑。
韩绍这一通看似胡闹的举动,不但彻底厘清了上下统属关系,也给了将士们一条完整的晋升通道。
而人有了明确的盼头,精气神自然就上来了。
这份精气神应在军队上,那就是再显著不过的军心与士气!
……
等到并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