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石头小径四通八达,与错落有致的亭阁,拱桥相连,步步皆是美景。
溪水畔,亭榭间,零零落落地坐着不少学子和家人,夫人们坐于阴下,居中放着一张高尺许的坐榻。
不远处,戏班子演奏曲子,丝竹管弦,彩袖翩翩,看上去一派团锦簇,美不胜收。
蒋夫人对顾南夕是感激的,不光是为了自家不争气的妹妹,差点成为北境探子一事,也是因为自己的儿子蒋光海。
蒋光海虽然学识扎实,但素来怕热,一到大夏天就十分难熬,若是没有藿香正气水,他估摸着无法坚持正常考试。“侯夫人,大恩不言谢!往后你说往东,我们蒋家绝对不往西!”蒋夫人性子利落,说不出那些文绉绉的话,只能把一腔感激之情,付诸于酒水之中。
顾南夕:“蒋夫人这话就外道了。光海亦是我的义子,你们蒋家和我们侯府本就是一家人,理当守望相助,何必言谢?”
蒋夫人红了红眼眶,她方才那番话其实是把蒋家放在了下属的位置上,在向侯夫人投诚。
但顾南夕的这番话,却是把两家人摆在同等的位置上,是盟友。
一旁的李夫人见状,连忙打趣道:“侯夫人说的是。我们这可是个庞大的家族,十个义兄弟们,九家人凝成一股绳!我看,在这京都里我们都能横着走!”
陈夫人也跟着凑趣:“你难不成是属螃蟹的?大道不走,偏要横着走?”
李夫人挺挺胸脯,理直气壮道:“我儿子是秀才,我儿子的九个义兄弟们也都是秀才!这次是秀才,以后就是举人,进士,状元!”
这话说得讨喜,其他夫人们笑得乐不可支。
陈夫人又把话题转回到顾南夕身上,拿着一杯酒上前来敬酒。
“侯夫人,我家陈逸轩是个跳脱的性子。我家老妇人对他最大的期望就是当个富家翁,为陈家传宗接代。”
陈夫人抹一把眼泪,语气哽咽:“万万没想到,我家逸轩还有这样的大造化!我来之前,我家老夫人再三叮嘱,一定要替她传达感激之情!以后,陈家任由您驱使!”
陈夫人的语气虽谦逊,但也带着一丝骄傲:“我们陈家虽不是钟鸣鼎食之家,但祖祖辈辈都在这京都扎根,路子也多。”
顾南夕自然是接受了陈夫人的心意。
接下来出面的是宋知州的娘子,这是个十五岁的小姑娘,脸蛋圆圆的,樱桃小嘴,五官虽不精致,但看上去很喜庆。
她梳着妇人发髻,年纪小,面皮薄,一个小姑娘坐在一群华贵的妇人中,看上去像是偷穿了大人的衣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