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德事!”老丈人自言自语,小声嘀咕。
似乎是想到了正事,老丈这才偏着头,粗声粗气地推销起自己的船图:“我最擅长做的就是客船,客船求稳,相对会粗短一些。”
老丈指了指模型,介绍道:“这是平衡舵,升降舵,还有开孔舵……是由我独自研发的三副舵,可以减少航行中的横漂。”
“这些船舱也使用了水密融仓,各仓严密分隔,即便有一仓两仓破损,也只会限于破损船舱进水,而不会导致全船沉没……”
“我把这船叫做福船,它的底是尖底。结构坚固,容量大,善于装载,稳定性好,抗风能力强,吃水深,特别适合远洋航行。”
顾南夕被老张介绍得心头火热火热的,有这海船,再配上指南针,船队尽可走出一条海上丝绸之路!
“绿梅,把所有的钱夹子都拿过来!”顾南夕发誓一定要留下这个老丈人!
绿梅不情不愿地把剩下三个钱匣子全拿过来,老丈人接过去一看,却发现只有一千五百两,随即把钱匣子还给绿梅,做势要拿回模型。
一千五百两就想换走自己的造船技术,这不就是明抢?!
顾南夕也知道这个道理,急忙拦住老丈人:“这位老丈,且暂停脚步,听我细说。”老丈人冷哼,要不是这永昌侯夫人的在民间的名声极好,他才不会听这人絮叨。
顾南夕:“这一千五百两,是给您在京都安家用的。我是想着,我们不如合伙开一个造船厂?”
老丈似笑非笑,只觉得要永昌侯夫人实在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你可知道算做一个造船厂需要多少银钱?需要多少工人?即便把你们永昌侯府的所有存银也拿出来,也是万万不够的!”
造船厂的利润高,谁不知道?
只要一条海船出了厂,下了海,那就是一只会源源不断下金蛋的母鸡!
造船厂里的师傅的手艺,那都是父传子,代代相传的。
自己要不是遭遇了那事儿,也不会离开明州,跑来这京都。
永昌侯夫人上下嘴皮子一碰,就想造出一个造船厂来,这怕不是痴人说梦!
钱从哪儿来,人从哪儿来?路上遇到勋贵的阻碍又该如何处理?
在泼天富贵面前,区区一个永昌侯夫人还是不够看的!
顾南夕自然也是知道,单凭自己一个人是万万吃不下这一个大饼的。
于是顾南夕指了指皇宫方向:“我不行,不是还有上面那位吗?”
……
福全茶楼内二楼包间,两名身穿丝绸长袍的男子,正在对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