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刚入银州,就有胆子大的当地人过来打招呼,询问他们需不需要帮助。
这种帮助自然是有偿的。
至于如何区分是不是西夏本地人,那更简单了。
西夏男子都秃发,女子梳高髻或者戴毡帽。
汉人则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自然不可能随意剃头发。
梅棠是第一次来西夏,为了更好地获得消息,以十两银子的价格,雇了本地人,陪他们去兴庆府。
“包吃包住,外加两套衣服。干不干?”
这价格很高了。
银州今年遭了雪灾,家家损失巨大。
“二十两。你们是第一次来西夏吧?我在兴庆府有熟人,可以帮你们在兴庆府安顿好。”
梅棠瞅一眼眼前的汉子,身子不高,瘦小但精壮,会说汉话,但不甚熟练。
脸也小,身上穿着毛织短衣,看上去有些老旧,眼神却很精明。
“你叫什么名字?”
“大家都叫野利旺荣。”
梅棠神色一变:“你是哪个部落的?”
野利旺荣看到梅棠的神色变化,就知道梅棠对西夏并非一无所知。
旺荣,在西夏语里,是部落首领的意思。
野利旺荣神色黯淡:“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就算问,我也不会告诉你。”
行吧。
一个部落首领沦落到要给汉人当向导的地步,用脚趾头想也能想到,其中肯定有不能为外人道的经历。
梅棠很是爽快,直接给野利旺荣十两银子做定金:“先找个安全地方,让我们休息一晚。”
野利旺荣带他们去的,是银州最大的寺庙。
他跟小和尚嘀咕两句,小和尚就开了寺庙后门,放他们进去。
野利旺荣边带路,边解释:“我们西夏最多的就是佛寺庙,没人敢在这里捣乱。”
梅棠……
行吧,这确实很西夏。
除了不能吃肉,在寺庙里的夜晚是很安心的。
一大早,伴随着僧人的诵经声,梅棠幽幽转醒。
他没在寺庙乱转,谁知道西夏的佛教跟大周的佛教有没有区别?万一踩到别人的雷点,总归是件麻烦事。
野利旺荣和僧人们一起上完早课后,就来找梅棠:“您打算何时出发?”
“越快越好。”
“行,吃完早膳,咱们就走。”野利旺荣知道这群汉人肯定会吃不惯寺庙的素食,就在出寺庙后,找了家饭馆,给他们叫了份马奶酒,汤饼,和一盘子羊肉。
价格有些贵,大概要三十文。
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