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深深地看了一眼皇帝,李道宗脚步阑珊的站回到了自己位置上。
一个开国公,一个开国县男,一个视同正五品的六转勋官,这便是李孝恭为大唐浴血厮杀所换来的荣光!
不只是他,在场的许多官员同样有些心寒,再怎样,对李孝恭这样的宗王也应该多几分恩泽吧。
“臣有奏!”
正当所有人沉默之际,一道洪亮的声音打破了两仪殿的气氛。
太子右庶子李百药站了出来,高声道:“贞观十三年,陛下废除世袭制诏,诸藩王都督衔留存情况和出藩情况待考,迄今为止已满三年,臣斗胆请奏,重定大唐治下各都督府。”
轰!!!
一石激起千重浪。
所有的官员不约而同的瞩目李百药。
“继续。”
不知何时,李世民已经坐起了身子,给人一种难以言语的压抑。
“武德七年,高祖太武皇帝复以总管府为都督府,大总管府为大都督府,大都督常以宗王遥领而以长史代理其职,其余都督则分为上、中、下三等。”
“地方本有刺史掌清肃邦畿,考核官吏,宣布德化,抚和齐人,劝课农桑,敦敷五教,每岁一巡属县,观风俗,问百年,录囚徒,恤鳏寡,阅丁口,务知百姓之疾苦。”
“何以都督掌督诸州兵马、甲械、城隍、镇戍、粮禀,总判府事。”
“臣以为除边疆之外,无需设立都督府,且边疆都督府取缔上、中、下三等,律置正三品。”
“一应外派宗室藩王召回长安,另行安排。”
“臣附议!”
太子詹事岑文本、少詹事张玄素、太子左庶子马周、太子家令赵弘智、太子更令杜正伦、太子仆令来济等东宫属官没等朝臣们反应过来,全都站出身附和。
“臣附议!”
尚书右仆射高士廉、侍中魏徵、吏部尚书杨师道、礼部尚书豆卢宽、工部侍郎虞昶齐齐出身。
“臣等附议!”
跟在他们身后的朝臣多达上百人,乌压压一大片。
这一幕让其它官员看得目瞪口呆,超过三分之一的朝臣都赞同了这一提议。
“儿臣附议!”
吴王李恪又站了出来。
“臣等附议!”
紧接着,支持吴王的江南士族、淮南士族官员随之出声。
“儿臣附议!”
晋王李治眼神闪烁了下,开口道。
“臣等附议!”
一个个关陇门阀的官员瞧见他的身影,想也没想附和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