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秀小东岱、孙波东岱。
“太子殿下。”
“我们征服了党项诸羌,在黄河谷地筑了定羌城,约五十万党项族人栖息在这片土地上,由定羌都尉拓跋渊负责管辖,放牧牛羊、骏马。”
“湟水谷地除了迁入的三十万党项人,还有吐谷浑人、丁零人、汉人等不下三十万。”
“开垦出了超过一百万亩田地,栽种有青稞、小麦,可以满足大军出征需要。”
“还不错。”
听完汇报后,李承乾给予了肯定。
整个吐谷浑地界,最好的地方便是黄河谷地和湟水谷地,前者是长约700里,由大量谷地构成,黄河水将这些明珠般的谷地从西到东串联起来,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只可惜,无霜期时间较短,只能栽种一茬青稞,远不及湟水谷地可以种植小麦。
湟水谷地主要是湟水流经,面积1.6万平方公里,在后世用了仅占青海全省面积的2.2%,开垦出了全省56%的耕地,养育了全省61%的人口。
同时,这里也是他一直叮嘱重点开发的地区,包括建造西宁城及迁徙人口,足足六十万人生活在这片地区,再加上生活在黄河谷地的五十万党项人,大唐在雪域高原上已经拥有了对抗吐蕃和吐谷浑的力量。
“吐谷浑有部众十五万户,九十余万人。”
“伏俟城有人口二十万,军兵六万,环湖五城分布着五十万吐谷浑人。”
“典合城、且末城及周围卫城大约有二十万人。”
“白兰原有八万部众,胜兵万余,苏毗约有三万部众,胜兵五千,多弥约有五万部众,胜兵八千。”
随即,河西郡王长史唐嘉会一股脑的将情况全部吐露出来。
“嗯?”
刚刚到达西宁城的王玄策等人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光是吐谷浑的兵力恐怕都能达到二十余万了,何况还有近在咫尺的吐蕃军两万余人。
“我要是没记错的话,白兰、苏毗、多弥之前都是吐谷浑的属邦。”
凝视着地图,李承乾淡淡道。
吐谷浑的统治范围用后世的地名来诠释,那就是一整个青海省外加临近的塔里木盆地东南部。
整个地形结构其实是‘三山夹三盆’的格局,最北边的祁连山隔着河西走廊,向南是青海湖南岸的青海南山,再往南就是大非山(鄂拉山)、白兰山(布尔汗布达山)和积石山(阿尼玛卿山)。
三个盆地从西东说分别是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青海湖盆地。
柴达木盆地位于西段,紧邻着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