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与龟兹、焉耆相望,沿着昆仑山向西便是于阗国。”
“这片地区对于大唐而言是攻略西域及葱岭的前哨站。”
“其二,位于积石山北的吐谷浑故地,包括西海畔、湟水谷地、黄河谷地。”
“吐谷浑大多数人口、党项诸羌乃至于我大唐迁徙而来的流民、百姓都栖息在此。”
“这片地区是雪域高原为数不多的肥沃之地,适合开垦农田,发展耕种。”
“以此为积石,屯田百万亩,足以供应我大唐对吐蕃、象雄等国的征伐。”
“其三,积石山南,包括乌海、柏海、河口三地,这里是吐谷浑通往雪域高原的通道。”
“乌海、柏海为多弥国故地,河口毗邻松州,为白兰羌栖息之地。”
“不管是为了进攻,还是防御,大唐都必须拿下这片地区,并且要筑城而守。”
“啪!啪!啪!”
听到这里,李承乾忍不住鼓掌喝彩。
唐善会还真是磨练出来了,无论是战略目光,还是执政能力都不可小觑。
“既然你都说的这么清楚了,那孤也打开天窗说亮话。”
“此役过后,你兄长唐善识,沙州刺史王敬直、肃州刺史窦逵必然不可能再留在陇右道。”
“嗯。”
唐善会点了点头,这一点他从一开始就明白。
唐善识、王敬直、窦逵都是驸马都尉,大唐对于驸马都尉的使用虽不如历史上任何一朝那般严苛,却也不可能把这么多人集中外放作为封疆大吏。
毕竟,这些人现在都打上了东宫的烙印,陛下可不会视而不见。
“孤对吐谷浑故地的安排与草原相似。”
“典合城、且末城单独设立都督府,其余各地一并设立西海大都护府。”
“裴行俭、席君买会留下来分别任都督、大都护。”
“依唐制,大都护府须得设立两名副大都护,为从三品上。”
“孤希望你留下来,担任其中一名副大都护,主持西海吐谷浑故地的政务,包括在乌海、河口分别筑城。”
凝视着唐善会,李承乾开口道。
“是。”
唐善会眼中掠过一抹喜色,大声应道。
在这之前,他还只是一个郡王府长史,正五品上,一跃成为从三品上的副大都护,他又怎会不愿意。
“嗯。”
“关于如何建设这片土地。”
“你必须要心中有数,特别是如何将党项、白兰、多弥、吐谷浑人化为大唐子民。”
李承乾叮嘱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