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还有几点放不下心,想请教一下罗总。”
酒过三巡,菜过五轮,聊天内容才算正式切入主题。
“请教谈不上,互相讨论吧。”
“传统住宅地产,大多谈不上资源,商业地产倒是沾边,比如北面的万达但他们也是经历多年的发展,这才积累出一批商业品牌资源跟着走。”
傅彬拿商业地产的龙头企业做比喻,说起自己的不足:“一旦跨入工业地产的模式里,我等于是白手起家,而且这方面的资源更难积累啊”
的确,实体制造业不比商业。
商业可以是哪里赚钱就去哪里开店铺,反正投资成本不是很大。
但实体制造业就不一样了,一家新厂的建设投产成本少则几千万,多则几亿、几十亿。
要不然每个地方政府还要设立招商办干什么?
连罗阳的情趣内衣厂都能享受三年减半税收的优惠政策。
更不要说那些高新企业了,地方上的税收优惠直接给三免两减半,土地也是半卖半送!
所以傅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相关产业资源的积累。
“因为这条路子是新设想出来的,所以我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罗阳想了想之后道:“只能说是有两点建议,傅总可以去试一试。”
“哦,什么建议?”
“第一种就是有指向性的寻找合作伙伴。”
“指向性?”
“我们知道一个普通常识,物流会增加产品成本,甚至影响产品销售数量。”
罗阳建议道:“京津冀、珠三角、西部成渝都市圈只要总部不在长三角的大中型企业,且在这边还没设立分厂的,都是潜在合作目标。”
“理是这么个理。”
傅彬点头的同时还带着点疑惑:“我相信地方上的招商办也在关注类似企业吧?”
这个疑问里隐含了言下之意:地方政府的招商办都搞不定,三泰凭什么能搞定?
“因为你在搞工业地产啊!”
罗阳笑了起来:“只要精准定位一家产业龙头企业,土地可以免费送,甚至厂房都可以建好了送因为伱是一级土地整理,土地成本如何摊薄,全在你自己,更不要说还能赚配套企业过来投资建厂的土地出让金盈余”
解释到这里的时候,傅彬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税收优惠政策可以让地方政府给,他们也一定会愿意给!”
已经深入研究过罗阳开发方案,傅彬甚至能举一反三。
他积极发言道:“我还能以极低的价格拿下该片区域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