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全世界眼前一亮的。”
“哦?”
沈南鹏眼睛一亮:“真的吗?”
“沈总可以拭目以待。”
“那就拭目以待!”
罗阳和沈南鹏对同时举杯,相互敬酒。
两人一个敢说,一个试着信,可是脸上却一点异样都瞧不出来。
事实真的就像罗阳说的那样吗?
今晚在场的人里,只有他知道真相。
的确是有两项新的技术即将应用到二代无人机上。
首先就是避障技术。
之前鲲鹏1号无人机还处于感知障碍物阶段,无人机避障要依赖于简单的传感器,如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用于检测障碍物的存在。
当无人机遇到障碍物时,能够快速识别并悬停,等待进一步的指令。
但是鲲鹏科技的研发人员在这一块上取得了突破。
他们将无人机避障技术从感知障碍物阶段提升到了绕过障碍物阶段,现在的二代无人机开始能够获取障碍物的深度图像,并精确感知障碍物的具体轮廓,从而自主绕开障碍物。
当然,这项技术还有更高级的阶段,那就是场景建模和路径搜索。
这个阶段的无人机避障技术不仅能够感知和绕过障碍物,还能够通过场景建模和路径搜索算法,自动规划飞行路径。
现在不管是鲲鹏科技还是大疆,离这一步还远。
因为这里面涉及到了ai智能化技术,而这项技术别说国内了,即便是欧美顶级实验室都处于起步阶段。
除了避障技术之外,另外一项比较重要的革新就是机身材料了。
原本鲲鹏科技和罗阳的母校联合组建了机身材料研发小组,但是在这一块技术上还是沿袭的传统材料,在新型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上没有取得什么突破。
但是罗阳自带bug。
他脑子里的记忆碎片勾连到一个信息,鲁省有一家叫光威的生产钓鱼竿的厂子,在03年的时候就已经在碳纤维技术上取得突破,并将这项材料应用到了鱼竿上。
更是在2012年的时候投入全部身家,扑进军用级碳纤维材料的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研究在2014年取得了突破。
二代无人机机身应用了碳纤维材料,不但加强了机身机构强度,同时也减轻了机身重量。
这意味着什么?
新款二代无人机在使用同样的动力电池下,平台可以搭载更多附件,或者具备更长滞空时间,飞行速度更快
其他微小技术调整就不说了,单单这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