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逃逸

字:
关灯 护眼
史诗逃逸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63章 车营之法

第63章 车营之法

第63章车营之法

“翰林院!”

沈一贯最先反应过来,他一拍大腿,直接就向公房外冲出去。

罗万化也反应了过来。

俺答部也不是第一次入寇了,关于如何应对,翰林院中的群臣奏疏中肯定有答案。

那些老成的翰林,早就已经冲回了翰林院,从群臣奏疏中寻找应对方案了。

果不其然,等到沈一贯等人返回翰林院的时候,有关俺答问题的群臣奏疏,早就已经被抢夺一空。

最热门的是当年赵贞吉赵阁老在庚戌之变的上书,两个老翰林为了争抢差点打起来。

看到这样的场景,沈一贯哀嚎一声,果然和这些翰林院的老油条比起来,自己的反应还是太慢了。

军事上的事情和其他政务不同,打仗是十分专业的事情,所以大部分文臣其实都是提不出什么有效意见的。

但是大明朝到了这个时期,倭乱虽然平息,但是北方和西南地区不宁,精通军务的大臣更容易升迁。

就比如胡宗宪,他是三甲进士,初授的官职是县令,这样的起点正常能爬到一方布政使,都算是祖坟冒青烟了。

但是胡宗宪靠着抗倭战争,打破了自己职场天板,晋升到了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

现任宣大总督王崇古也是同样一个例子,他同样也是进士名次不高,却做到了边疆大吏。

不是所有文臣都想要带兵,但是知兵的大臣更容易被重用,如今内阁中赵贞吉军事背景最硬,所以在军事问题上反而最有话语权,在这个议题上就能压住高拱和张居正。

果不其然,等到八月十八日,隆庆皇帝下旨在京官员,要求百官上书言俺答入寇事。

京师大小官员都纷纷卷起来,就算是自己的意见不能被采纳,要是能给皇帝和内阁留下一个“略通军务”的名声,对于升迁也是很有帮助的。

就在百官卷着上书的时候,苏泽终于编排完了第二期的《乐府新报》。

这一次二版百姓之声,依然是苏泽亲自撰稿,这次他抄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

苏泽用智叟和愚叟为名,讲两个人在应县木塔下方打赌,一个同样大小的木球和一个铁球同时从木塔顶上扔下来,到底哪个球先落地。

在整个故事最后,苏泽又提出“重力”之说,同样也留下了一道思考题,铁球从佛郎机炮中射出,其飞行路线是什么样的?

对于这些问题,苏泽也没有给出答案,他刊登这些故事,只是想要让人激发出研究这些问题的兴趣来。

万事开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