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时期,正是整个地球上白银产量暴增的时期。
中南美洲的金矿银矿,倭国的石见银矿,这些储量巨大又容易开采的银矿同时出现,再加上航海时代初步形成的国际贸易,让整个世界上的贵金属数量都暴增。
这个暴增,甚至在欧洲出现了通货膨胀。
掌握了美洲殖民地,一艘艘宝船往本土运输金银的西班牙王国,还因此数次破产!
与此同时,这个时期的大明,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没有之一。
大明的商品在全世界都畅销货,大明的商品只要运输出海,就有全世界的商人疯抢。
所以隆万期间,天量白银流入中国,也给张居正执行一条鞭法提供了条件。
但是张居正虽然进行了税制改革,却没有进行财政改革。
前世的苏泽,就是财政口的公务员,他深深知道,不进行财政改革的税制改革,其实不过是加强了政府的搜刮能力,到最后反而会抑制经济的发展。
而且张居正是一刀切的税制改革,也加速了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而苏泽的计划,是通过白银流入这个机会,先进行一次彻底的财政改革。
铸造银币,疏通全国的货币流通,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税制改革。
这样的改革一旦完成,就可以彻底盘活大明经济,又解决了银钱不通,商品经济发展迟滞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实物税收过重,成本太高浪费太大的问题。
而且苏泽的计划中,还有一个藏得很深的想法。
那就是在北方开港铸币,将铸币权掌握在朝廷手里,利用铸币权去搜刮东南的白银。
这也是苏泽提出要铸造银币的原因。
南方流入的白银,都要经过铸币才能合法流通,这就是铸币税。
甚至这还是全球征税的,苏泽只要上疏,在中国贸易的船只,必须要用朝廷铸造的银元,就可以对所有的贸易对象都收一次铸币税!
当然,铸币税这个概念,对于大明疑似有些太过于先进了,苏泽也没有向在场两人解释的想法。
估计整个朝廷中,只有内阁的阁老们,才能理解到这个高度。
利用铸币税抽走东南多余的白银,再通过基础投资砸在发展不平均的地区,这就是苏泽自从穿越以来,思考出来的财政国策!
当然,这一套国策要很多步骤,其中第一步就是北方开港通商,收取白银铸币。
这一次和涂泽民的交谈,让苏泽十分的欣喜。
涂泽民有能力有经验,是执行北方开港的最好人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