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一贯看向苏泽说道:
“子霖兄,这次都察院出缺很多。”
沈一贯的意思很明显了,都察院出缺,自然是要补缺的。
马上观政进士的观政结束,新科进士是有补缺都察院御史的资格的。
这些职位,就会成为阁老们争夺的目标。
而以苏泽在高拱面前的影响力,这些日子也有不少人找到沈一贯,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对于这些同年,苏泽倒是也没有鄙视的意思。
古今中外,官场中好的资源都是稀缺的,谁都是想要进步的。
对于名次不高的进士来说,能留在都察院做御史,这是最好的官场起点了。
反正这些职位都是要填补的,苏泽对着沈一贯说道:
“肩吾兄,麻烦你看看这些同年中,有没有品行端正能言直谏的,我会向高阁老和张选郎推荐的。”
沈一贯更加激动,苏泽将这件事交给自己操办,那这些同年真的做了御史,那也要感念自己的情。
不知不觉中,一个小型的政治集团,就围绕着苏泽建立起来。
——
“张宏,这九州万方真有真么大吗?”
朱翊钧手里拿着放大镜,看着最新一期《乐府新报》上的地图,对着张宏问道。
这一期的《乐府新报》第二版,苏泽没有继续连载科普故事,也没有继续写《海国记》,而是按照涂泽民送给他的葡萄牙海图,再根据自己前世记忆,让报馆的雕版师傅,刊印了一张简单的世界地图。
地图自然是以大明为中心,将大明周边的地区都标注了出来,苏泽还从礼部找到了大明藩属国的资料,将这些藩属国的位置,以及朝贡的特产,全部都在地图上标记了出来。
很多藩属国的位置,本身就在书籍上有记录,苏泽这幅地图的可信度自然大幅度提高。
除了和大明有过接触的国家,苏泽也将美洲、欧洲和非洲大致画了出来。
而放大镜,又是最近京师流行的事物。
苏泽在报纸上刊登了两小儿辩日后,就有人搞出了放大镜。
其实放大镜这个东西,宋元也就已经有记载了,在宝物汇聚的京师,高透度的宝石也不难找。
朱翊钧手里的这个放大镜,就是宫中尚宝司用高纯度水晶打磨的。
朱翊钧很喜欢这个放大镜,报纸上的海图是拓印的,自然比较模糊,他拿着放大镜仔细观看,又找到苏泽标记的南州位置。
“原来南州这么远啊,这些红夷为了金银,竟然能远渡重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